浮梁县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年5月22日在浮梁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严忠顺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2020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财税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李克强总理景德镇调研讲话内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造“六个财政”,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全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运行良好。
(一)财政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全县财税部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统筹谋划、强化举措、精准调控,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克服洪源划转带来的减收影响,继续推动全县财政收入平稳运行,稳中有进,全县收入总量进一步提高,达到12.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同时税收质量继续提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30亿元,有效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支持县重大项目及全县“双创双修”建设支出6.7亿元,争取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亿元,专项债券资金3.5亿元。全县“三保”支出保障有力,支撑各项社会事业平稳有序推进。
(二)“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
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了系统内政府债务中呆账、烂账等存量债务,债务结构更加清晰合理;进一步核实了我县债务限额,对以前年度申报但未形成的债务进行了清理;完成了政府2019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考察安吉县投融资体制建设、资产运作管理以及“乡村振兴”投融资运作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做大做强县国控集团的建议。支持国控集团做大做强,充实高层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注入资本金13.65亿元。全县债务工作更加规范明了,风险总体可控。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全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7444万元,增长15.9%。其中:县级财政安排4137万元。积极支持污染防治,积极争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项目。完成与珠山区签订横向流域补偿协议,争取省级横向流域补偿资金1200万元,全县节能环保支出完成5261万元。
(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把实施减税降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年共减免税收16052万元,减免社保等规费4634万元,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新增安排243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全年科技支出2211万元,增幅高达253.2%。大力推进全县重点工程进度,景德镇学院正式投入使用,江西工艺美院项目有序推进。继续提高社保保障水平,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85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20元。积极探索“零基”预算,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精细化迈进。乡镇工作补贴、退休教师一次性补助逐步落实,各项政策落实有力。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授牌,专门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股,进一步强化了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
2019年全县总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体制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上年结余等,总收入合计为36170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总支出合计为361703万元,全年预算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344326万元,增长210.6%;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366623万元,增长222.9%。基金收入加上基金转移支付补助、上年结余等,总收入合计为392805万元,基金支出加上解支出、债券还本支出、调出支出等,总支出合计384560万元,结余824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301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3010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4.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完成82299万元,增长16.7%;社保基金支出66821万元,增长7%;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15478万元。
(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县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
2019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572万元,比上年增长21.8%,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15294万元,国防124万元,公共安全14936万元,教育42517万元,科学技术89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25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586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4577万元,节能环保4632万元,城乡社区73002万元,农林水32776万元,交通运输654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131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19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1501万元,住房保障367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51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1594万元,其他支出259万元,债务付息及债务发行费用2858万元。
2019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体制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上年结余和乡镇上解等,总收入合计为33175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结转下年使用支出和补助乡镇支出等,总支出合计331750万元,全年预算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44326万元,增长210.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8758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9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406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325万元,污水处理费640万元。
2019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48933万元,增长223.4%,其中: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4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支出17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2109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支出63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0509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900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3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6000万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6754万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的支出48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279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608万元,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支出3593万元。
2019年县本级基金收入加上基金转移支付补助、上年结余等,总收入合计为392805万元,基金支出加上解支出、债券还本支出、补助乡镇支出、调出支出等,总支出合计384560万元,结余824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301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3010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4.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县本级社保基金收入完成 82299 万元,增长16.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3073 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7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8497 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904 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48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6799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219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9966 万元。
2019年社保基金支出66821万元,增长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07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62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40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48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3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56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51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130万元。
2019年社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15478万元。
上述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均为2019年的执行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省财政结算后还会发生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0年全县总预算草案
2020年我县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减税降费成效。紧紧围绕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继续推进创新、创造、精明、精准、公正、廉政“六个财政”建设。坚持以“双选双引”为抓手、为支点,弘扬“做事就是最好的作风”,“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做事想办法”的务实创新精神,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和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中捕捉机遇,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为我县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我们编制了2020年全县总预算草案。
(一)2020年全县总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12.67亿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4.5%(剔除洪源划转因素同口径增长),收入分征收系统安排是:税收收入11.61亿元,非税收入1.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13亿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4%(剔除洪源划转因素同口径增长)。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减去体制上解支出等,测算全县财力约为31.25亿元,本次安排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31.25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6.12亿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0.9%;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12亿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0.9%;全县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完成165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55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55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0062万元,同口径增长23.4%;社保基金支出安排45495万元,同口径增长7.3%;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4567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全县收支预算由县代编,待县、乡(镇)人大会议批准同级预算后,再汇编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2020年县本级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县本级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81100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0200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减去体制上解支出、补助乡镇支出等,测算县本级财力约为281386万元(含新增一般债券15500万元),本次安排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转移性支出等,测算财政总支出预算为281386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县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61150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0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9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59760万元。
根据基金预算收入安排情况和有关规定,2020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1150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64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00万元,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90万元,污水处理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9760万元,调出支出36000万元。
2020年县本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完成165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55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55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0年县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0062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45.9%,主要下降因素为:2020年开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省级统收统支,工伤保险基金由市级统收统支,不在县级预算中反映收支情况,剔除以上因素,社保基金同口径增长23.4%。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分科目安排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5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311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86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197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553万元。
2020年社保基金支出安排45495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36.1%,同口径增长7.3%,其中:失业保险基金支出64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支出837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442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73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297万元。
2020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4567万元。
(三)新增债券情况
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新增债券额度7526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5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9760万元。以上债券额度已分别列入年初预算。
三、持续推动全县财政健康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既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又将开启“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双选双引”等重大布局,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三保”支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如期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县财政部门将继续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攻坚、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全力支持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打造全省经济绿色发展样本,推动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快推进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优先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突出债券资金的公益性。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完善专项债券申报项目库建设。加强国控集团造血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遏制违规担保、违规举债等现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重大风险。
二是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要求,不仅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还要有过紧日子的举措,着力提升管理水平,推动财政收支平衡。加大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的统筹衔接,进一步盘活沉淀资金。充分认识做好“三保”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做好教师、乡镇工作人员工资保障水平,从讲政治的高度,确保“三保”工作不出任何问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群众救助等社保基金保障力度,提高社保基金保民生的保障水平,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扎实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三是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建立更加完善财政制度。进一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年初预算预测力度,减少预算与决算数偏差,提高预算支出的精准性。进一步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将基金预算落实到具体支出项目,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推进“零基预算”预算试点工作,选取财政资金覆盖不足,保障能力较弱的城管局进行试点,将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各项日常工作中,充分保障部门运转,压缩不必要的经费安排,特别是预算追加,推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依托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系统,强化绩效管理手段。配合县人大建立完善人大预算监督审查系统,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动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财政管理,实现财政信息互联互通、互享互用,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务实拼搏,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为浮梁改革发展做出财政贡献!
附:报告中有关名词解释
一、财政总收入
根据财政部统一明确的口径,财政总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缴入中央金库的国内消费税和国内增值税、纳入中央与地方分享范围并缴入中央金库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不包括关税以及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以及未纳入中央与地方分享范围的铁路运输、国有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简单地说就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地方上划中央(和省)收入部分之和(但不包括利息税等中央专属收入)。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科目和口径统计的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三、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或者国有资产、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的除税收、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资金。
四、基金收入
基金收入即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其他国有资本收入。
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指政府对集中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计划的分配和使用而形成的支出。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是指政府用筹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十、预算收支平衡
预算收支平衡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里,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在总量上基本相等、结构上合理协调。保持预算收支平衡,严格控制财政赤字是保证国民经济供求总量平衡的内在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各级预算都应当保持收支平衡。
十一、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十二、结余和结转
结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滚存结余是指当年结余加上历年结余的总和。结转下年支出是指结余中有专项用途、需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支出部分。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十三、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即理论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指财政通过减少税费或增加支出,扩张总需求,避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财政政策。
十四、返还性收入
返还性收入是指是我国在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后,为确保地方既得利益,按照有关办法测算,上级财政返还给下级财政的收入。是我国特有的转移支付形式,体现了我国增量式改革特色。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营改增”税收返还等。
十五、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是指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补助收入。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级政府间财政收支的纵向平衡或同一级政府间的横向平衡。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均衡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指定资金具体用途,由接受转移支付的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十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是指中央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收入,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
十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十八、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
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是国家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债务累积风险而指定的预警机制。主要通过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对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债务风险防控程度进行评估。
十九、债务限额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是国家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而制定的债务管理方法。主要途径为:1、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2、逐级下达分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严格按照限额举借地方政府债务;4、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