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府办发〔2025〕1号
浮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浮梁
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县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贯彻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浮梁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5年4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贯彻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加快
推进浮梁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赣发〔2024〕15号)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强县”战略,结合浮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深化落实《浮梁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重点,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路径,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全县先进陶瓷、新材料和通用航空等3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锻造等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到2027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保持基本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左右;力争全县先进陶瓷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20亿元,新材料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通用航空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先进陶瓷、通用航空成为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二、主要任务
1.狠抓运行监测,强化工业经济指导。完善产业运行监测体系,紧盯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运行监测,加强对产能产量、产品价格、营业收入、工业用电量等情况的监测;坚持月度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全县工业经济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挖掘潜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保障乐华、金意陶、景龙特陶、万微新材料、银铱材料等骨干企业生产稳定。注重部门协调配合,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2.狠抓项目投资,激活工业发展动能。坚持县领导挂点推进机制,对所有企业在建项目、拟建项目纳入指导范围,建立动态项目库。突出抓好浮梁产业园、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低空经济基地等在建项目快速建设,拟落地项目加快落地。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宣传《江西省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及时将惠企政策传达到企业,提高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和把握政策导向的能力,提高工业企业技改主观能动性。持续做好工业技改项目备案工作,深入企业摸排拟技改项目,力争每年完成20个以上企业技改备案登记。
3.狠抓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速。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的占比明显提升,鼓励和引导知名高校院所、链主企业来县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创新平台体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积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鼓励青年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级人才工程计划,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加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运用“揭榜挂帅”机制实施一批科技攻关专项,发布制造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攻关指南,大力推进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组织实施更多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坚持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领,企业资金为核心,社会和金融资本为重要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投入,形成政、银、企协同创新的资金保障机制。
4.狠抓智改数转,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推进IPv6、移动物联网部署应用。推动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鼓励龙头企业和国有企业深入实施“一企一策”,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分产业分领域打造标杆示范,探索建设“产业大脑”。推动园区和行业系统开展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加快推动“数字化诊所”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培育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充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生态资源池。
5.狠抓壮群强链,推动企业规模升级。梳理供需清单,支持重点企业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活动,推动首台(套)产品应用推广,促进企业供需对接及时化常态化。聚焦重点产业垂直需求链和横向协作链,实施“靶向招商”。强化创新要素的集聚整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融通创新。重点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培育,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6.狠抓产业孵化,谋划培育未来产业。针对我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瞄准智能装备制造、低空经济、未来健康等产业方向,全面梳理我县在相关领域的现有企业、技术、项目等情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县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积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立足我县低空经济发展雏形基础,进一步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和业态。依托我县瓷茶产业和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未来健康产业先导试验区。
7.狠抓助企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持续落实县级领导挂企帮扶机制,常态化推进“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进一步优化联企干部队伍,确保联企干部高频次下到企业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聚焦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培训和政策解读,精准指导企业申报各类荣誉和向上争取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每月召开“政企圆桌会”、“茶乡早餐会”,零距离、面对面解决企业反映的诉求和困难。
8.狠抓资源支持,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用活用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企业解困纾难,让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合理配置资金、土地、人才、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优先保障产业链链主和龙头企业的重点项目需求。
三、组织实施
(一)建立统筹机制。更好发挥浮梁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工作推进专班的作用,及时研究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健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机制。
(二)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的能力和素养,形成夯实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共进力量,创建良好的工业强县工作氛围。
(三)凝聚工作合力。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县乡两级纵向联动、行业部门间横向协作和高校、科研院所智力支撑,凝聚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合力。
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浮梁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责任清单
附件
关于贯彻落实全省“1269”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浮梁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责任清单
序号 |
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 |
责任单位 |
工作进展 |
一、狠抓运行监测,强化工业经济指导 | |||
1 |
完善产业运行监测体系,紧盯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运行监测,加强对产能产量、产品价格、营业收入、工业用电量等情况的监测;坚持月度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全县工业经济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 |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国网浮梁供电公司 各乡(镇) |
|
2 |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挖掘潜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保障乐华、金意陶、景龙特陶、万微新材料、银铱材料等骨干企业生产稳定。注重部门协调配合,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发改委 县统计局 |
|
二、狠抓项目投资,激活工业发展动能 | |||
3 |
坚持县领导挂点推进机制,对所有企业在建项目、拟建项目纳入指导范围,建立动态项目库。突出抓好浮梁产业园、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低空经济基地等在建项目快速建设,拟落地项目加快落地。 |
县发改委 县商务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工信局(科技局) 寿安镇 鹅湖镇 |
|
4 |
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宣传《江西省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及时将惠企政策传达到企业,提高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和把握政策导向的能力,提高工业企业技改主观能动性。持续做好工业技改项目备案工作,深入企业摸排拟技改项目,力争每年完成20个以上企业技改备案登记。 |
县发改委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商务局 各乡(镇) |
|
三、狠抓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速 | |||
5 |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的占比明显提升,鼓励和引导知名高校院所、链主企业来县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创新平台体系。 |
县工信局(科技局) 县发改委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
|
6 |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积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鼓励青年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级人才工程计划,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加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
县人才发展中心 县工信局(科技局) 县教体局 县人社局 |
|
7 |
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运用“揭榜挂帅”机制实施一批科技攻关专项,发布制造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攻关指南,大力推进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组织实施更多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坚持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领,企业资金为核心,社会和金融资本为重要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投入,形成政、银、企协同创新的资金保障机制。 |
县工信局(科技局) 县财政局 县政府办 浮梁投控集团 |
|
四、狠抓智改数转,加快企业提质增效 | |||
8 |
全面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推进IPv6、移动物联网部署应用。推动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鼓励龙头企业和国有企业深入实施“一企一策”,开展数字化转型。 |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移动公司 县电信公司 县联通公司 |
|
9 |
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分产业分领域打造标杆示范,探索建设“产业大脑”。推动园区和行业系统开展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加快推动“数字化诊所”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培育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充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生态资源池。 |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移动公司 县电信公司 县联通公司 |
|
五、狠抓壮群强链,推动企业规模升级 | |||
10 |
梳理供需清单,支持重点企业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活动,推动首台(套)产品应用推广,促进企业供需对接及时化常态化。聚焦重点产业垂直需求链和横向协作链,实施“靶向招商”。 |
县商务局 县工信局(科技局) |
|
11 |
强化创新要素的集聚整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融通创新。重点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培育,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
县工信局(科技局)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
|
六、狠抓产业孵化,谋划培育未来产业 | |||
12 |
针对我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瞄准智能装备制造、低空经济、未来健康等产业方向,全面梳理我县在相关领域的现有企业、技术、项目等情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县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积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 |
县工信局(科技局) 县发改委 县商务局 县卫健委 县农业农村局 县林业局 |
|
13 |
立足我县低空经济发展雏形基础,进一步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和业态。依托我县瓷茶产业和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未来健康产业先导试验区。 |
县发改委 县文旅局 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县应急局 县公安局 县农业局 县林业局 县水利局 县交通局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七、狠抓助企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 |||
14 |
持续落实县级领导挂企帮扶机制,常态化推进“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进一步优化联企干部队伍,确保联企干部高频次下到企业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 |
县工信局(科技局) 县营商环境联席办 县工商联 |
|
15 |
聚焦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培训和政策解读,精准指导企业申报各类荣誉和向上争取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每月召开“政企圆桌会”、“茶乡早餐会”,零距离、面对面解决企业反映的诉求和困难。 |
县营商环境联席办 县工商联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
|
八、狠抓资源支持,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 |||
16 |
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用活用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
|
17 |
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企业解困纾难,让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合理配置资金、土地、人才、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优先保障产业链链主和龙头企业的重点项目需求。 |
县营商环境联席办 浮梁产业园管委会 县发改委 县住建局 县财政局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浮梁生态环境局 县人才发展中心 县人社局 县投控集团 浮梁润泉自来水公司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浮梁监管支局 国网浮梁供电公司 浮梁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江西海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纪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人武部保障科、县法院、县检察院、群众团体、新闻单位
浮 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4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