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湾乡人民政府农村宅基地改革专项报告
——在臧湾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今年以来,臧湾乡紧紧围绕省市县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规范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乡镇创建行动,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农村宅基地规划、盘活闲置宅基地、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宅改工作情况汇报
强化组织,落实改革机制。臧湾乡始终把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成立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为双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臧湾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包村挂点模式,成立各村宅改指导小组,建立乡宅改工作群,畅通工作沟通交流渠道。制定了《2023年臧湾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发放了《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政策问答》一书,累计召开专题培训会9次,组织全乡相关党员干部学习省、市、县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规范管理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同时对培训内容加强巩固,组织班子成员、各村居书记参加宅改知识测试,不断提升宅改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宣传发动,浓厚改革氛围。自宅改工作开展以来,臧湾乡把宅改工作从办公室搬到村民身边,乡村干部深入村组开展“百姓说宅改”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宅改制度和政策。通过召开动员会、宣讲会、培训会,印发宣传手册、张贴《再致全乡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栏、横幅、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调查摸底119个村组,成立了9个村民理事会,累计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悬挂横幅56条,刷写永久性标语63条,制作宣传栏48块。
多管齐下,严格审批监管。建立联审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成立乡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办、国土、规划、林业、城管等中心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审联批工作领导小组,村级落实支部书记、主任负责制,明确一名村委会干部专人负责宅改工作。农村农民住宅用地由乡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及属地管理责任。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农民建房事中事后监管。另外,我们按县办要求开展各村资格权人、资格权户认定工作。人、地、房基础数据、历史遗留问题摸排登记,全乡资格权人12000人、资格权户3660户、房屋3128栋、历史遗留问题443个、确权颁证1921宗。
多样盘活,妥善化解矛盾。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坚持制度改革和基层创新相结合。对马家整体搬迁村组采取增减挂、无偿退出、清理危房和无功能用房等方法,拆除空心农房28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36.82亩,用于复垦或转为建设用地。试点村庄古铜桥村深渡组经过景瑶线精品村打造,建有风格一致的围墙,我们通过在庭院内植入农耕文化、儿时记忆、儿童娱乐、开心菜园等元素,成为共享庭院,共计退出庭院面积2300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相对滞后,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部分村民对宅改深层次的理解不够等。
三、下半年宅基地改革工作打算
一是宅改机制再完善。我们将继续对照全县目标任务,科学把握时间节点,顶格配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细化管理网格,健全考核评比机制和奖惩机制和问题整改机制,进一步充实乡村宅基地改革专班队伍,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每项指标有人抓,落实工作推进调度机制、工作督查通报等机制,推动“宅改”工作常态长效。
二是宅改举措再压实。进一步强化宅改工作氛围的营造,对于村庄空间标语、宅改横幅广泛覆盖,宅改专题培训到村到户;严格落实建房申请、审批把关和验收监管,做到每周巡查记录好、每月新建翻建农房统计好、乱建违建处置好、督查通报调度好。严格落实上级宅改工作相关要求,针对问题逐项整改到位,确保宅改进度和质量。
三是宅改实践再创新。在符合“一户一宅”等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实践返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租用农村闲置房用于养老或开展农家乐、文化体验、民宿经济等经营性活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对符合条件的搬迁村组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及时腾退宅基地转村集体经营性用地,推动改革试点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同志们,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全力打好“宅改”的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