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为做好2025年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以人为本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以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为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好防灾和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特制本方案。
二、地质灾害点
全镇境内确定地质灾害点40处,其中涉及农户30处(人员228人、房屋47户、2个安置点)、 水库2处、公路8处 。
三、工作目标
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好防灾和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主要内容
(一)确定原则。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安全作为防治应急工作的首要目的。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建立监测预报网络,签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机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储备。
(二)制定防御预案。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抢险救灾装备。加强应急演练,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应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专业应急队伍赶赴灾害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并保障临时避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视需要组织开展应急排危除险;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地质灾害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2.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各村委会、场、镇属各单位,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建立监测预报网络,签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机制。把每个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和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上,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3.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地质灾害群防群治体系,本方案所列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件1)村委会负责落实安排日常监测人员,通过拉网式排查、定期复查、重点核查等方式,查漏补缺,尽最大可能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并做好巡查记录。
4.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各村委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震日、全国土地日等为宣传契机,采用贴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做到点对点宣传、面对面宣传,实现宣传工作全覆盖,不留任何盲点,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防灾意识,面对灾害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