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场、镇属各单位:
《峙滩镇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已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做好2025年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以人为本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以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为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好防灾和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特制本方案:
一、 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及灾害趋势分析
我镇为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为300-600米,山体坡度25°-35°,少数大于40°,个别高达50°。我镇地层以变质岩为主,由于岩层风化破碎强烈,残坡积层厚0.5-5米,强风化层厚达5米以上,一些不稳定斜坡,2025年经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镇境内确定地质灾害点40处,其中涉及农户30处(人员228人、房屋47户、2个安置点)、 水库2处、公路8处 。预计今年主汛期(4-6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明显的降水集中期或多雨时段,并伴有洪涝或内涝发生,气温偏高。强雷电、段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强。汛期结束时间接近常年,在7月上旬中期。降水集中期或多雨时段大致出现在:5月上旬末至7月上旬前期。从地质灾害时间发展趋势分析,大强度降雨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激发因素或必要条件,而其他因素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及措施
各村委会、场、镇属各单位,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建立监测预报网络,签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机制。把每个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和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上,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加强监测预警工作,确保地质灾害易发区因暴雨等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积极排查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建设、矿产开发等已建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防范建设工程活动、生产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力争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数量和造成的损失显著减少,确保无人员伤亡。积极实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落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抢险救灾装备。加强应急演练,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应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专业应急队伍赶赴灾害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并保障临时避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视需要组织开展应急排危除险;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地质灾害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本方案所列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件1)村委会负责落实安排日常监测人员,通过拉网式排查、定期复查、重点核查等方式,查漏补缺,尽最大可能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并做好巡查记录。
各村委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震日、全国土地日等为宣传契机,采用贴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做到点对点宣传、面对面宣传,实现宣传工作全覆盖,不留任何盲点,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防灾意识,面对灾害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
附件:峙滩镇地质灾害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