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里镇 > 重大决策预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5-16350
关于印发《瑶里镇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8-29 来源: 浮梁县瑶里镇 访问量:

关于印发《瑶里镇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的

各村(居)、镇属各部门、瑶里派出所:

将《瑶里镇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浮梁县瑶里镇委员会

                        2025年6月9日




瑶里镇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确保学生溺水零新增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失责必究的原则,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体系,构筑安全防护防线,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防溺水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生服务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门,并制定工作方案,健全专班机制,每天一梳理、每天一调度,持续常态化做好防溺水各项工作。开展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辖区内重点及危险水域排查工作和建立工作台账并加强监管,组织辖区内村委加强对辖区内水域的巡查、落实巡查责任人、排好值班日志,对辖区内池塘、水库、山塘、河流及水域工程项目建设工地等危险区域落实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一)防溺水工作专班

  长:江佳恒党委书记

吴俊君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董荣委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

王松民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党委委员、副镇长

彭春梅党委委员

李兰君党委委员

万振鹏人大副主席

副镇长

副镇长、司法所所长

派出所负责人

赵国胜瑶里中心学校校长

(二)工作专班办公室成员

任:董荣委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

副主任:副镇长、司法所所长

员:陈阳茂应急管理负责人

      单蕴涛应急管理岗工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

民生服务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工作,推动专项工作措施落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辖区重点水域的日常巡查,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识并制定溺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到位,及时开展应急救援;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预防溺水、救人自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负责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体,加强游泳安全、预防溺水警示教育和经验做法宣传,在全镇营造预防溺水的浓厚氛围,组建预防溺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暑期组织开展日常巡逻劝导活动,联合有关单位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

平安法治办公室、瑶里派出所负责组织民警在走访活动中,积极开展预防溺水安全宣传,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整合干警、辅警、民兵、村义务巡防队等力量,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配合相关设施建设。

中小学负责学生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校园宣传等形式开展预防溺水事故专题教育,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溺水时正确自救施救方法。全面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承诺书》,并通过开展暑期家访,延伸预防溺水宣传教育阵地,增强家长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瑶里派出所负责组织各村(居)及相关部门对瑶里镇内重点水域及水域工程项目建设工地“五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对毛竹杆、一件救生衣)配备情况进行摸排,并及时完善。

各村(居)负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熟悉情况、直面群众的优势,组织对辖区内水域进行隐患排查,配合相关部门在可能溺水的河道、水库等水域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落实管理责任;加大摸排力度,了解在本辖区生活居住的中小学生情况(包含不在当地读书但在当地短暂居住生活、度暑假的学生),建立中小学生名册;在重点时间段、事故多发地、易发水域组建专职巡视、救生队伍,建立健全水域日常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做到人员到位、巡查到位、监督到位。

四、工作重点

(一)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各村(居)按属地管理原则,

对辖区内的河流、水塘、水库等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全面查找隐患,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完成对所属区域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的每一处水域要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严格实施每天下午5点前零报告制度。

(二)突出溺水事故预防。重点关注暑期在家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把牢6月至9月天气炎热、溺水事故高发的暑期时间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库、塘坝等危险水域。

(三)大力开展防范宣传。中小学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各村(居)、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加强对辖区群众的防范宣传。同时,组织开展预防溺水每月主题宣传活动,确保人人增强安全意识、人人掌握自救知识。

(四)着力形成工作合力。各村(居)、有关部门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防频率,提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效,要自觉参与,整合力量,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

(五)大力提升救援能力。各村(居)、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各项准备,配置完善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发生溺水死亡事故,要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严防发生次生事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村(居)、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面查漏补缺,织密防范网络,切实把学生防溺水工作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二)强化措施,加强督查。各村(居)、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机制健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要健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进行整改,确保警示标识、隐患整改、监管监控全覆盖。

(三)加强协作,强化责任。各村(居)、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预防溺水事故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按照工作要求,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加强信息报送,不得有情不报和缓报。凡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而引发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