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计划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聚焦国家试验区建设,聚力“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战略要求,利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标准高要求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抓好控规动态维护、规划研究等工作,指导城市各项建设。同时在做好双评价、双评估的基础上,强化城市特色研究,深度融合国土、规划各类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运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集思广益,主动对接,深入谋划2023年度中心城区重大项目。
(二)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一是重点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生态公益项目等用地保障。用活用准用好各类政策,全力抓好土地成片征收开发方案编制,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增效。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有力推进工业园调区扩区,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加快用地报批力度。三是规范储备利用管理。科学研判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积极制定土地储备供应计划。规范土地征收,加强对征收入库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和后期管护,全面梳理已征收土地储备地块,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加大储备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四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科学谋划,有力推进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工作。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清查力度,重点处置一批“僵尸企业”,运用各种手段促进低效用地开发利用。
(三)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一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动态巡查,加大占补平衡项目实施,遏制耕地“非粮化”问题,加大耕地流出问题清查工作。二是加大矿山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力度,加强矿山动态巡查,坚决打击无证非法采矿行为。三是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矿山问题整改工作。运用“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成果,进一步规范矿业权设置,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四是进一步推动全域土地整治综合试点工作,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的典型案例。
(四)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市、乡镇、村三级网格化巡查,实行刀刃向内,严厉打击自然资源各类违法用地行为,重点查处非法破坏耕地行为。二是抓好专项整治整改工作。持续加强违建别墅清查处置力度,抓好耕地保护督察、卫片违法用地整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巡察整改及土地出让、土地储备、矿产执法三项专项整治等工作。三是进一步理顺自然资源规划执法工作程序,完善违法行为的快速处置机制、长效监管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共同责任机制,全面抓好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五)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流程,提升重点项目规划及用地审批效率。紧盯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行工程项目“多测合一”,实施项目策划生成,逐步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不断释放自然资源规划改革新动能。二是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水平。持续推进“一窗综合受理”机制,不断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积极抓好不动产登记历史问题处理,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加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登记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三是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持续做好地灾防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管理,确保信访渠道畅通,落实首问负责制、领导包案制,定期开展矛盾隐患排查,逐步消化信访存量、严防增量。
(六)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怕、慢、假、庸、散”作风整治行动,提振精气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切实倡导认真求实不马虎、顶真务实不漂浮、当真落实不折腾的工作作风。扎实抓好土地出让、土地储备、矿产执法三项专项整治工作问题,确保问题整改真落实、真整改。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三是发挥好、履行好“两个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真正让制度“长牙”、使纪律“带电”,在全系统形成谋好事、干好事、干成事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