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资源交易和配置 > 宅基地改革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3-14821
【“宅改”政策“明白人”】“宅改”规范管理篇(一)
发布时间: 2023-03-23 来源: 浮梁县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将村庄规划定位为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各地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村庄规划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做好村庄规划,这有利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明确村庄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有利于科学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有利于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坚持村庄规划引领,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浮梁县是江西省17个省级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县之一,科学选择“宅改”路径,把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推动宅基地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改革“浮梁模式”,有效盘活了闲置房地资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01坚持规范化引领,

促乡韵村貌提升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一坚持鼓励村民自主提升和政府示范带动相结合。实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规划引领、要素保障等工作。二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塑造相结合。注重传承和弘扬特色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遗产和红色基因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村庄古建筑、古树木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三坚持突出重点与分类规划相结合。在保留和传承乡村特色风貌的同时,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性,构建各具特色,民居风貌协调、田园气息浓郁,既留得住乡愁又有时代特色的新农村。四坚持村庄规划与乡村风貌提升相结合。立足村庄地形地貌、产业特色、资源优势等,编制完善村庄规划,搞好房型设计。形成相对集中、集约高效的村庄用地建设布局,提升乡村整体效果,营造特色乡韵村貌。

二是规范审批流程。一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做到“三不批”,即不满足一户一宅条件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将宅基地出卖、出租、赠与、有偿退出等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非农村集体成员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二实行一窗受理联审联办。在村级层面一个窗口受理群众建房申请,乡镇层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审批农民建房,进一门,办全程,联审联办,公布办理流程和要件,明确办理期限。三有序引导房型标准化。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应从《浮梁县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中选择,每个自然村选择的建筑风格要基本一致,有序引导每个自然村新建房屋选择相同或相近建筑风格,避免村落户型杂乱无序。

02坚持群众化引领,

构建共治好氛围

  农村宅基地改革是破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利刃,是融通城乡要素的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棋”,群众参与是关键!

一是坚持发动群众,深化氛围营造。充分利用节假日期间返乡人员增多的利好因素,各个乡镇陆续召开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政策宣传工作布置会,在组织市、乡、村三级干部宣讲的基础上,在进村入口、道路两旁等醒目处悬挂宅改宣传标语1000余条,组织返乡大学生、宣传员在节日期间走村入户做宣传及思想工作,发放“宅改”工作宣传手册1万余份,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的知晓率。二是大力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积极吸纳致富能手、乡贤等有一定威望的人员参与理事会,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利,充分发动基层群众参与。三是积极引导村组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引导群众自治来推进宅改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制定宅基地改革方面的村规民约,变“我要做”为“我来做”,有效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