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资源交易和配置 > 宅基地改革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3-06813
王港港口:“宅改”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3-02-03 来源: 浮梁县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在王港乡港口村港后组“思源农家菜”饭店里,老板王思源正忙着准备各种食材,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港口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来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我在家里开了个农家乐,每个月收入增加了不少。”像她这样的农家菜馆村里开了好几家,不但自己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村里农户的农产品销售。

现在的港口村

走进港口村,美丽的彩虹路对外相通,潺潺的东河水沿村穿过,村内小洋楼一栋栋整齐排列,村民笑语声声,游客三五成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但曾经的港口村,村中道路狭窄,闲置老宅院墙荆棘丛生,牛棚、猪圈、旱厕随处可见,蛇鼠出没、污水横流……近年来,港口村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契机,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以整治改善“颜值”、以建设提升“气质”、靠底蕴丰富“内涵”,村内垃圾、污水和私搭乱建被彻底清理,村民纷纷打开了院墙,让出了发展空间,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振兴乡村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宅基地是祖业,谁敢动!”“祖辈继承下来的屋基地,不能交!”……“宅改”工作刚开始,听说祖辈传下的老宅基地要收拢村集体,村民不理解、不安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关键时刻,村里的党员站了出来,成立了由老党员、乡贤为主要力量的理事会,积极响应“宅改”政策,带头拆除附属房和自家围墙,走在前、作表率,彰显党员本色。港口村原村支书俞长林带头拆除自家和兄弟家的院墙,带领村理事会成员积极向村民宣传“一户一宅、面积法定”、土地归村集体共同所有等政策,为全村党员群众树立了良好榜样,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宅改”工作。

在“宅改”过程中,港口村坚持村民自治,由群众推选出理事会会长和理事会成员,由理事会代表集体行使宅基地分配、监督和管理职能,根据港口村实际制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宅基地所有权行使、资格权保障、退出、“一户多宅”分类处置》等试行办法,用制度保障权益,重回公平起点,有效保障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生命力。同时,港口村民在乡党委的领导下,集体研究了村庄发展规划,合理划定宅基地用地范围,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优先考虑村民的发展诉求,编制了既符合当前实际又满足未来发展的规划安排,对村口沙滩进行整治发展旅游,预留土地建设游客中心、开发村对岸山林用于乡创员创业等,现在这些规划均已落地,农民心中的美好蓝图正一一实现。

游客在港口村沙滩露营

以前港口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普遍收入不高,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自“宅改”以来,该村成立了港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村内闲置资源,村集体开办超市,除了经营日用百货外,主要销售当地村民的农副产品,包括粮油、瓜果、蔬菜、禽蛋,不仅实现了“农超”对接,还解决了全村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为15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两委”班子依托村里环境美、土壤佳、乡风淳的优势,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葡萄、覆盆子、桑葚、蔬菜等果蔬种植。2022年引进梦里水乡农旅公司,村集体对外流转了平坦的河滩和宽广的河坝,打造户外野餐露营地,吸引游人野餐烧烤、垂钓玩水,多领域全方位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节假日期间,每天来港口村的游客高达3000余人,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余万元。

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里,随着“宅改”的深入推进,农民将获得更多财产权利,乡村振兴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今后的港口村会更加靓丽、山水更加秀美、农民更加富足……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