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上半年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7月28日在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吴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议程安排,受县政府委托,现就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的基本概况
(一)全县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25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3.2%。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2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0.3%。
1-6月份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342万元(支出来源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一般债券收入、结转下年使用支出等),增长12.1%,完成年初预算38.4%。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县本级1-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4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0.7%;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3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070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年初预算31.9%。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7251万元,增长19.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645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8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22万元;污水处理费202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71297万元(支出来源主要包括县级基金收入、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债券收入、上年结余等),增长144.7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57941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安排的支出589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31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09728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222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9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468万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的支出228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6月,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291万元,下降2.8%。分具体项目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95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05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80万元。
社保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564万元,增长12.9%。分具体项目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66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427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474万元。
社保基金主要变化因素为:因受疫情影响,落实各项惠企政策,1-6月失业保险费减征27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待遇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待遇调标增加支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6月,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万元,7月初已完成缴库。
(六)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6月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5953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46857万元;专项债务412674万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1377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30460万元;专项债券380917万元。
上半年我县政府债券资金已还本金额868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375万元,专项债券6308万元。已付息金额729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315万元,专项债券5984万元。
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各项经济数据不够理想,随着中央、省、市各级惠企纾困政策出台,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出台《关于切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并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有效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拉动了社会投资及总体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收支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县财政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强化收入的联动与分析机制,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进度和节奏,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及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推进重大产业政策落地生效,4月份以来增值税留抵退税完成1.7亿元,缓征税款约5800万元,有效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聚力“六稳”“六保”要求,节用裕民,严控一般性支出,聚焦民生以及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集中资金予以精准保障,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财政稳健运行。
(二)强化资金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面对疫情,县财政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响应,快速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开启财政应急预案,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经费保障机制,开通资金拨付、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1-6月份,全县财政累计安排资金405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为全县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
(三)强化财政担当,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县财政着力在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等方面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解实际困难。一是全面落实新的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与现有税收减免、社保降费、公积金缓缴等惠企纾困政策形成合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6月完成减税降费2.67亿元。二是全面推行财政票据无纸化、推动更多非税缴费“掌上办”;三是全面开展政府采购项目意向公开工作,落实中小微企业预留份额政策,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程度,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全上网、全覆盖、全透明的运行机制。自5月12日我县完成首个不见面开标以来,共实现8个项目网上开标,占比88.9%;四是支持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169万元。五是落实县属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的优惠政策,安排资金119万元用于落实“三不停一旺盛”政策。六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新增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4983万元,放贷中小微企业15家,着力帮助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突出保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一是支持推动乡村更“兴”,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衔接补助资金整体稳定,安排衔接资金6724万元,支持村集体产业发展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债券资金1.1亿元用于浮梁县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仓储建设项目;统筹资金8219万用于水稻种植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农田建设)。二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投入教育资金24245万元,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投入要求,保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学段经费需求。投入1973万元,支持全域旅游发展、文化惠民、“村村通”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各类社会民生保障资金1.9亿元,用于落实优抚对象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社会民生保障。
(五)深化改革创新,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一是完善项目资金调整机制,及时高效盘活沉淀资金,加强结余结转资金清理;二是推进暂付款动态清零工作。对全县暂存暂付款项开展常态化清理,化解资金周转压力和财政支付风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全面统一规范了信息公开的时限、格式及内容。2022年财政预算、部门预算于3月15日前全部公开。四是全面开展零基预算管理工作。将全县各部门预算重新安排,在保障基本民生、人员工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把财政支出关口,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源头管控,以收定支,加大资金统筹盘活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将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六)强化资金监管,着力提升资金绩效。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以绩效作为预算管理核心,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强化债务风险管控。牢牢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扎实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做好专项债券申报工作。三是强化财政投资预算评审工作,完成审查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18个,送审金额2.8亿元,审减金额2617万元,平均审减率为9.3%。四是进一步推进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程序,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及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对我县出台的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和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各项政策对财政支出要求不断增加,全县财政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三保”保障落实有力。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项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二是土地市场行情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进度较慢,全年预算平衡压力较大;三是债务率不断攀升,还本付息压力凸显。
为克服以上困难,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我们将继续从七个方面做好财政工作:
一是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筹资做好财力“加法”,加强税收征管,严防“跑冒滴漏”,增加可用财力;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做好支出“减法”,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确保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协同各资金使用单位,继续落实直达机制相关政策,切实加强系统监管,确保直达资金及时惠企利民;
三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按照上级政策规定,继续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四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可用财力用在“刀刃”上。
五是加强债务管理工作。加大资产、资源、资金的盘活力度,全面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工作,有序做好化解隐性债务工作。加强专项债券储备项目管理,完善项目资金平衡方案,严格项目资料审核。
六是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和政策兑现工作。强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统筹做好资金调度,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厉行节约,压缩支出,把节约出来的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
七是继续开展绩效评价。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优化和日常管理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央、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根据财政运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安排,确保预算目标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