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镇曹村坚持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与秀美乡村景色相融合,形成产教学一体的特色文旅景点,实现了年收入500多万元,村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这是我县采用“四新”做法,让浮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两山”理论作为推动发展的“定海神针”,大胆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浮梁样式。
厚植绿色新土壤。浮梁县域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4%以上,是黄山怀玉山余脉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鄱阳湖湿地的重要生态屏障。我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立足千年茶乡优势,打造一批瓷茶旅融合示范点,着力做强“浮梁茶”品牌,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0.22万亩,茶叶生产总量达1.3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浮梁茶”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是中国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估值达28亿元,被评为中国茶业百强县、年度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
筑牢绿色新堡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工业,积极推进集约节约式发展。投资近50亿元建成省级低碳产业园,引进建筑科技全产业链,整县推进光伏试点项目,建成首个2亿度风电场项目,年节省标煤17.8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4.5万吨。投资42亿元实施西湖荻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零污染农产品加工厂,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集群。
展现绿色新魅力。充分挖掘瓷茶文化优势,促进生态与文化深度融合。寒溪史子园艺术村项目通过文化引入、艺术赋能,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投资50亿元建设高岭·中国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成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先后承办全省旅发大会、全省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大会、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论坛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5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71亿元。
拓展绿色新机制。印发《浮梁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35)》,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为保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整性明确了主攻方向。出台《浮梁县“两山”转化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 》等系列文件,构建起县委、县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创新实施“河湖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揭牌成立全国首家“两山”生态检察工作室,聘任161名“两山”生态观察员,实现全县16个乡镇、143个行政村全域覆盖,以数字技术构筑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屏障。
浮梁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绿色影响力城市品牌、中国天然氧吧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统一的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