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兴田乡紧盯“活力昌江源,醉美幸福乡”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合力攻坚,乘势而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较好成绩。其中乡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财政收支实现基本平衡,全乡完成财政总收入3646.95万元,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587.81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6.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2902.2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4.49万元:1-11月全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共完成90.76万;“五上”企业入库任务1家(为商贸批零企业),落户兴田企业总数达到26家。
一、 抓重点、强思想,基层党建持续发展。
(一)握紧主责主业“方向盘”,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我始终严格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找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工作坐标,形成任务清单、重工作实效、双向述职、年终考评的党建四项闭环措施。主持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党建工作15余次,先后10次深入方家坞村指导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开展专题调研20余次,带头讲党课12次,参加支部主题党日12次。强化各党支部主体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和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定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扛牢中央扶贫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省市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政治责任,牵头制定整改方案、下发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强力推进整改。
(二)把牢思想政治“总开关”,突出主题教育成效。我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开展集中研讨学习11次,扣紧责任链条,确保主题教育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工作落实不打折扣。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出行、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村组、企业共发现问题5个,解决群众难点痛点问题5个,其中:对于所有乡村级道路,尤其是集镇路段、曲径路段,进行路面环境整治,累计完成道路沿线治理约150公里;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沿线河道进行疏通,共计完成山塘治理8处,河道清杂约25公里;发展朱家村桃园产业,现阶段桃园产业以达到四十亩;牵头锦里村与江西省海科鳗鱼养殖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预计明年可产生收益,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注入强基固本“驱动力”,提升整体工作质量。我始终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作为提升党组织能力的具体体现,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为民服务上,牵头7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按照支部书记带头,率先垂范,“两委”干部主动参与,以身作则,党员先行的原则。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全乡基本实现了通村通组主干道无白色垃圾,房前屋后基本无“三堆”,庭院环境整洁有序,党建引领“醉美幸福乡”建设成效明显。实施7个村扶持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完成1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整顿,完成了包括一个示范村在内的,共计7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
(四)夯实基础保障“压舱石”,筑牢基层党建根基。通过考核的导向和激励,村干部工资基本到达4万元左右,进一步提振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人才方面,2022年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和乡村振兴助理员共计11名。新招录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已全部完成岗前培训,顺利到岗开展工作;7名乡村振兴助理员已合理分配至乡内七个村,乡村振兴助理员的到位到岗,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了兴田乡乡村振兴工作。
二、抓基础、蓄动能,经济实力稳住向好。
(一)招商引资有力推进。2022全年,赴江苏(南京、昆山、海安)、安徽(黄山、休宁)、江西(南昌、新余、萍乡)、浙江义乌等地开展招商39天,走访了浙江宸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天楹集团等50余家企业,重点在谈亿元以上项目3个,年生产30万套的减震器项目落户县产业园,已进行土地挂牌。其他洽谈项目多个,锦里村陈村鳗鱼养殖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兴田集镇服装加工产业厂房已经建设完成。上半年完成“五上”企业入库任务1家(为商贸批零企业),落户兴田企业总数达到26家。
(二)重点项目加速前进。传芳里大桥项目撤渡建桥项目已完成相关程序,等待开工实施;龙源水厂无菌化标准化品质化厂房建设已完成,即将正式运营;集镇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前期流程,进入征迁阶段;“四好农村路”兴田至镇埠段、城门至龙墩已完成垫层建设,彭家至龙墩段预计年底开工;程家山村农产品展销中心已完成框架建设。程家山村4A级乡村旅游点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旅游体验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
(三)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依托田园风光、人文景点、昌江源头等资源优势,我们全面挖掘“农文旅”三要素,全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品,程家山村的天然活泉、梅花鹿,城门村、方家坞村的茶叶;兴田村的梨;朱家村的桃、西瓜;潭口村的枇杷;锦里村的油茶等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充分发挥皖赣分区苏维埃政府革命根据地遗址、程家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程家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平台作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了“万名文艺志愿者下乡活动”“喜迎二十大·画笔颂党恩”美术创作等活动。同时,我们奋力打造具有红色记忆、乡愁记忆的乡村旅游点,2022年上半年兴田乡累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绿色兴田”“红色兴田”“生态兴田”的产业名片越来越响。
三、抓环境、促统筹,城乡建设成效显著。
(一)人居环境更加亮丽。我们在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所有乡村级道路,尤其是集镇路段、曲锦路段,进行路面、路肩环境整治,累计完成道路沿线治理约100公里。积极对接县水利局争取资金,对沿线水毁地段进行修复,沿线河道进行疏通,共完成山塘治理8处,河道清杂约20公里。扎实做好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工作,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巡林、巡河、巡路,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守护住了兴田的一方青山绿水。
(二)乡村建设更有成效。以集镇为中心,统一定制店招,重新制定停车位,实行部分弱电下地,门前卫生行三包制度,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按照“五拆五清一树”活动,清理农村垃圾50吨,拆除私搭乱建50间,废弃猪牛栏20间,整治庭院110余户,村居环境有效提升。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共拆除旱厕110个,农村环境极大改善。按照县宅改工作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3个改革试点村,确保宅改工作稳步推进。
(三)土地资源更有保障。完成215个土地变更监测图斑,52个问题图斑,84.7亩土地问题整改和2021年下半年疑似问题图斑核实举证。与村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14份,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82份,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5宗。建立乡牵头、村主体、户代表三级网格员分片包段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的采取了“代耕+委托+流转”的方式完成抛荒农田复耕1685.88亩。完成了全乡740亩茶园,9640亩耕地农业政策性保险。
四、抓民生、暖民心,社会发展有效进步。
(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年来,我们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已完成全乡7个行政村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入户核实,填写2168户信息采集表,拟纳入监测对象2户7人。共获批14个乡村振兴项目(第一批10个,县级重点帮扶村3个,第二批1个),共计390万元。已实现务工就业脱贫人口301人,其中县内务工187人,省内县外25人,省外89人。2021年至2022年,我乡共实施和登记乡村振兴资产项目16个,总资产达726万元。小额信贷贷款余额获贷比排名全县第二,共完成43户贷款。
(二)疫情防控扎实有力。我乡全面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截至目前,我乡在县累计接种4367人,覆盖率超到96%。在锦里村港西村、陈村设立爱心驿站2个,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志愿者,凝心聚力,下沉一线,抓好从疫情风险地区返乡重点人群的排查与管控,切实保障群众安康。
(三)殡葬管理持续开展。不断强化宣传教育、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积极为丧户提供殡葬对接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殡葬信息及时报送。充分发挥村委会红白理事会引导约束作用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开展现代文明殡葬宣传引导,实现遗体火化率、入公墓率100%。稳妥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有效改善我乡村容村貌。
(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兴田学校篮球场重建,校园环境整体提升改造。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7000余人次,参保率98%以上,落实医保电子凭证激活2000余人次。社保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430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工作,及时认定、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本和足额发放相关就业补贴,完成农民养老保险人数5727人,参保缴费金额82.34万元,参保率到93.4%。社会救助取得进步,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35万余元、农村低保109万元、生活补助资金和护理补贴款15.4万元、重度护理补贴2.96万元、优抚金27万余元。
(五)平安建设持续深化。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问题”和“苗头”双重梳理和摸排,及时打击黑恶势力,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全乡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2件,成功调处12宗,调处成功率100%。持续推进反诈骗APP安装工作,密织防诈反诈天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常态化开展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举行抗洪安全宣传演练、燃气安全排查等,2022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六)防溺水工作全面推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成立乡级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兴田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健全重点水域“四个1”救援设施32处,在重点水域、危险路段设置防溺水警示牌近20余块,排查危险水领域26多处;与学生家长、学校、公安、护林员、党员、志愿者等人员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措施,全面开展重点人员的摸排,建立巡查台账,落实包保责任。截止7月,共劝阻深水戏水人群30批200余人,未发生一起溺水事故。
(七)防汛抗旱担当在前。坚持未雨绸缪,加强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排查整治,健全应急预警联动机制,开展防汛群众安全转移疏散实战演练,成功抵御“6.30”重大水灾。在收到爱心企业7台汽油水泵捐赠的同时,投入资金5万元用于引水灌渠全力抗旱。
五、抓管理、强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坚持打响“暖心田”营商环境品牌,推出“今天办”综合服务,让办事企业、群众更好享受到效率高、服务优、时间短的服务,让兴田乡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二)法治政府建设有力有效。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
(三)执法队伍建设加压提速。以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作为落实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主体部门,协同生态环保、林业执法、水行政执法、安全监管等部门,做好赋权承接与实施。
六、未来一年工作思路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牢牢扭住“项目为王”不放松,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把手”工程,实行重点项目清单管理、挂图作战。
(二)坚持城乡融合先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城乡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三)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以打造程家山村为江西省红色名村和AAAA级乡村旅游点为目标,实施“旅游+”行动计划,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