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2023 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现就《2023 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送贵单位征求意见,请根据工作实际研提意见,于7月2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至我办,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马旭喆,18770547523(微信、赣政通同号);
邮 箱:flxsfjfzg@126.com
浮梁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13日
2023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中期之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聚焦“树标杆、勇争先”的目标定位,精准对标全国、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和落实普法责任制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抓好“八五”普法规划中期检查评估,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
1.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员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举办2023年“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
2.贯切党的二十大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重点课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促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配合开展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
3.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持续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活动向基层延伸、向深度拓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各类普法阵地、平台宣传、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优势,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在浮梁大地深入人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普法阵地和平台的管理,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
二、切实抓好重点法律普及,推进普法服务大局
4.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重要署名文章精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抓宪法纪念、宪法宣誓、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开展全县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5.推进民法典宣传走深走实。组织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用好民法典通俗读物、民法典公益广告(短视频)、民法典知识竞赛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典”亮城市地标,“典”到群众身边,“典”进群众心里,提高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6.大力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及全省两会精神,持续深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法普法专项行动,强化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国企、民企、外企依法合规经营。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垃圾分类、消防、保密、密码、档案、禁毒、电信网络诈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7.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深入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联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8.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利用各类普法阵地和媒体,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配合做好“七一”前后党内法规宣传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9.加强年度重点普及法律法规宣传解读。2023年全县重点普及“四法三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信访工作条例》《江西省平安建设条例》《景德镇市爱国卫生条例》。
三、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10.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持续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和宣传,持续运用湘湖镇浮乐婺中心县委纪念馆、湘湖镇中共浮梁县委旧址、瑶里镇新四军改编纪念碑、经公桥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等红色法治资源,持续推进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形成一批区域性红色法治文化集群。
1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名人旧居、历史街巷等活动场所,在全县推进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制作我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视频,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和传承运用。
12.加强法治文化阵地质效建设。进一步拓展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法治文化阵地质效,及时更新法治宣传内容,提高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1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持续做好法治动漫微视频创作和宣传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浮梁特色的法治文艺作品,讲好“浮梁法治故事”。推荐申报第二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
14.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开展普法。发挥好平安浮梁、浮梁司法行政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各乡镇各部门普法媒体作用,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
四、持续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5.深入开展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把推动依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示范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考评指标体系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各项工作,推动各乡镇、各单位整体提升守法普法工作质量,进一步浓厚社会法治氛围。参与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推荐报送。
16.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20周年为契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组织开展全县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报送工作,总结经验和成效。
17.加强“法律明白人”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巩固落实提升“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动各地用好建好“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室)等平台,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探索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向社区、园区延伸,2023年全县社区各居民小组至少培养1名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推动各地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
五、做好中期评估工作,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
18.组织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根据全省、全县“八五”普法规划、县人大常委会决议要求和全国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八五”普法以来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实事求是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积极做好“八五”普法中期总结和成果宣传,大力宣传普法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做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相关工作。
19.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履职报告评议实施办法》,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完善以案释法工作制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
20.加强重点工作调查研究。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领导干部学法、考法、述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以案释法工作机制、青少年学法用法、法治文化建设(红色法治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文艺)、法治乡村建设、依法治企、“法律明自人”培养工程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与实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项目式推动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