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通知》各项任务目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全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我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亮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在第四次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中讨论并通过了《浮梁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2-2025年)》,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将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分指标,研究解决浮梁县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问题,支持全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实现了行政首长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的“零”突破。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以“践行“两山”生态理念 法治守护浮梁绿水青山”为主题,拍摄相关宣传片,从“一体化”协作、“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三个方面实现我县在法治保护生态中的创新与突破,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和“两山”生态观察员制度,开发并启用浮梁县“两山”生态检察APP。该项工作被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向省级推荐申报法治政府单项示范创建项目。
(二)科学行政决策,严格落实法合法性审查
我县高度重视合法性审查工作,根据《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出台《浮梁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贯穿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2022年度,县政府法律顾问团审查法律文书以及出具书面法律意见117件;参加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73次;代表政府参与诉讼案件15件;电话等非现场方式接受法律咨询126件;现场接受法律咨询37件;信访接访协调咨及询9次。
共审查重大决策和文件合同共计14件,其中规范性文件1件,重大决策3件,合同10件。组织22个县直部门和16个乡镇参加省司法厅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远程视频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认识。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调整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配合完成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向国家公开查询平台的梳理、上报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在重要规范性文件、重要行政执法活动、重大纠纷矛盾调处和重要合同的签订做到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贯穿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三)落实普法责任,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我县出台《2022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浮梁县“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任务清单》,统筹全县普法教育工作,为全县各部门单位制定普法责任“共性清单”与“个性清单”,厘清普法权责边界,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普法深度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开展2022年度国家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学习考试、2022年度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等,重点考核宪法文本及民法典文本,推动全县干部常态化法治学习,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法治素养。
(四)开展法治教育,推动全民尊法学法用法
我县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坚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法治节日,分别制定《关于全县开展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与《全县2022年“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工作方案》等活动方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让法律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以“法律六进”为抓手,推动全民普法全覆盖,2022年度全县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累计宣传160余次,覆盖群众近10000余人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积极运用短视频、微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根据我县边际联调工作人员化解菌种养殖户之间矛盾真实事件改编制作微视频《联调 连心》,使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件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进一步增强公民对法治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五)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
我县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减环节时限,大力推行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四减一优化”专项行动,编制《浮梁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调整赋予乡镇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105项,调整乡镇法定行政权力事项83项,清理简化审批环节499个,清理取消各类申请材料490件,限时审批时限压缩85.98%,“网上可办率”“一网通办率”均由10%分别提升至100%、9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全县百余名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政务服务办事流程,切身检验政务服务事项“大厅办”“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效率和水平,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整改提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监管领域“首违轻微免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浮梁县行政执法首违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创新监管方式,牢固树立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以人性化、精细化监管,激励监管对象自我纠错,消除、减轻社会危害后果。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以规范执法、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为抓手,全力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做到公务活动(执法)“特殊情形”全部报批(备)、公务(执法)活动全线联合、“企业安静”全域覆盖、执法行为全时监督,对非企业市场主体同步实行“入门登记制”,实现执法检查的监督全覆盖。
(六)推进基层治理,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
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县级调解中心3个,乡级调解中心16个,村(社区)调解室140个,2022年度累计调解案件438起,调解成功432起,调解成功率为99.45%。依托调解中心、调解室探索实施“三治理”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和示范点创建活动,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稳步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王港乡高沙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三龙镇三龙村和臧湾乡臧湾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在创建过程中将“法治”与“德治”结合,在呼吁群众遵法守法,遇事找法的同时,着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序良俗、提高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准,促使“崇德向善、循法而为”的观念深入民心,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个别乡镇和部门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系统全面、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还不够强等问题。一是法治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个别部门和单位法制机构人员不够足,年龄和知识结构与法治建设要求不匹配。二是执法队伍建设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执法人员的培养培训上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社会参与法治建设存在差距。法治政府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引领发挥不够,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确保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
二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和示范点创建活动,探索“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扩大法律援助受援范围,切实维护受援对象的利益。
三是实施高品质法治政府项目培育工程。聚焦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等工作,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着力解决当前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综合法治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