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2021年度工作暨2022年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工作情况
(一)就业创业方面
1、市场就业工作
(1)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9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0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41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8%;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495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
(2)切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多渠道、多途径搭好劳动力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就业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提供岗位多元化,满足求职者需求。截至目前已召开30场招聘会,提供23441个岗位,涉及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餐饮、网络营销等多个行业,满足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求职人员的就业需求。求职者积极性很高,共有7421人踊跃参加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352人。
搭建好劳动力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保障企业用工,帮助劳动力就业。为助力疫情期间企业发展,全年共发放企业新招用员工补贴690人,48.14万元;拨付企业非江西省户籍就地过年员工补贴75人,共计2.25万元。
(3)关爱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援助。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和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一年来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434人,272.92万元;开发扶贫专岗223个,落实扶贫专岗221人,拨付扶贫专岗补贴176.41万元;拨付交通补贴1469人,61.01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75人,87.5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21名,农民工136人,就业困难人员18人);发放见习岗位补贴38人,20.08万元;发放退捕渔民补贴1人,0.9万元,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
2.培训工作
(1)认真落实企业以工代训政策
按照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企业稳岗位扩岗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30号)和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实施企业稳岗位扩岗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赣人社发〔2020〕20号)文件精神,继续支持困难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稳岗位、保生活行动,为10家申请中小微困难企业以工代训企业的140名员落实以工代训补贴27.98万元。
(2)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工作
为满足新形势下劳动者培训需求,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培训的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2778人(包括线上培训1171人),其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028人,创业培训910人,就业技能培训840人;共计发放电子培训券2000份。
3.创业贷款工作
(1)做好新老政策衔接,突出扶持重点人群,把返乡农民工、高校生等作为创业担保贷款重点扶持对象,降低反担保门槛,由原来的两人担保15(20)万元,降到只需一个人担保即可,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创新扶持“景漂”创业举措,与农商银行签订了《优化“双创”环境,扶持“景漂”创业合作协议》,激发“景漂”双创活力。充分利用经办银行及省中心的有关平台实行“不见面办理”,实现了“不进人社门,贷到贴息款”。
(2)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14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3349万元,直接扶持189人,带动其他就业人数529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65万元;回收到期个人创业担保贷款4763万元,回收率100%。
(二)社会保障方面
1.待遇支付工作
(1)以确保机关、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首任,截至11月为11827名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29548万元;为机关事业2129名离退休人员累计发养老金11650万元,1003名机关退休人员累计发职业年金254.46万元。城乡居保领取待遇3.62万人,发放5136.23万元。发放失业金1786人次,218.9万元;为失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1243人次,34.45万元;发放疫情期间失业补助金2773人次,277.3万元。为符合稳岗返还政策条件的254家企业,发放62.4万元,惠及职工4064人。
(2)认真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企事业9814名离退休人员领取资格信息录入,并加大了对“江西人社”、“赣服通”等手机APP资格认证平台的宣传力度,切实打造资格认证的新模式,为维护社保基金运作安全扎实了基础。
(3)着力做好工伤待遇支付工作。截至目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26人,支付金额544万元。
(4)按照《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江西省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赣人社发[2021]8号)文件精神,落实了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的连续17年、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连续6年的调整养老金待遇工作,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领取标准。全年完成全县2036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调待工作,月调资金金额达32.5万元;完成全县11515名城镇企业退休人员调待工作,月调资金额达126.7万元,调待金额已全部发放到位。进一步让广大离退休人员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基金征缴工作
(1)截至目前,全县机关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员5622人,基金征缴9911万元,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2)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414人,基金征缴24957万元,如期完成征缴工作任务。
(3)截至目前,工伤参保人数25264人,工伤保险基金征缴573万元,其中按项目参保建筑工伤有6236人,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7万人,基金征缴2270.06万元。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3.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对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及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工作方案》(赣人社字[2021]117号)要求,县社保中心高度重视对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积极作为,对省中心和市中心下发的疑似问题数据以及自行查找的疑似问题数据进行核实,在业务系统中进行修正,在4月底完成了社保数据校验、问题数据下发、数据核实后的修改,并完成了两轮历史数据转换和数据验证。
4.抢抓社会保险参保扩面
扎实推进昌南新区企业扩面征缴,继续与昌南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取得他们支持并争取通过他们这一工作平台优势联动园区税务局、市场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工信局等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促,全力推进昌南新区工业园区企业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大对县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快递小哥、送外卖等新业态人员参保和中断缴费人员持续参保。
5.防范冒领强化养老保险基金安全
以避免重复发放养老保险为重点,通过加强和完善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管理,注重事前、事中、事后严格把关,避免重复领取,堵塞经办管理漏洞,通过对养老保险待遇疑点数据核查出9名人员违规冒领养老金并追回1个已死亡人员冒领养老金2万元、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多领养老金2.4万元,从源头上防范重复领取现象的发生。
(三)和谐劳动关系方面
1.认真受理和查处农民工工资欠薪举报案件。共受理来访166起,涉及人数3129人,调解金额8148.8万元。
2.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为从源头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共督促28家用人单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4419.96万元。
3.扎实抓好争议调解仲裁。共受理仲裁案件61起,审结案件57起(仲裁调解44起,仲裁裁决9起,撤回仲裁申请终止审理4起),在审案件6起;接待群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842余人次。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案件163起,认定135起,不予认定4起,终止认定11起;完成47家企业薪酬调查填报工作及2021年度最低工资问卷调查。
(四)人事人才方面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用为本、高端引领,着力构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的人才支撑保障。
1.一年来,全县共完成132人初级专业技能资格的评聘工作,推荐评审中级职称66人,高级职称85人。
2.全年共计聘任中小学教师及其它单位专技人员713名,完成招聘“三支一扶”2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名。
3.上报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8名、高素质人才选聘4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5名,上报2021年度林业“定向培养”大学生计划2名。
4.做好“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安置。完成2021年度我县22名“三支一扶”、58名“特岗教师”、7名“基层定向培养生”和3名“公费师范生”的工作安置。
5.做好及时奖励表彰工作。根据省市两级开展及时奖励申报工作的相关通知,经各单位推荐,县人社局审核,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呈报县委、县政府批准,报上级部门审核,2021年我县获得市第三批及时奖励通报表扬集体2个、个人三等奖1人。
6.成功举办2021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茶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得到了省人社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全省茶产业和高技能领域反响热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金发放日趋严峻。随着退休高峰期的到来,养老金发放缺口不断扩大,且呈急升趋势,加上疫情期间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出台,造成基金征缴萎缩,收支不平衡。
(二)征缴扩面越显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匮乏,加之受疫情影响企业参保扩面压力较大,中断缴费现象突出,基金增长乏力。
(三)劳动监察方面,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取难,实名制支付推广任务艰巨,治欠保支压力大。
(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欠缺技术,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是许多人找不到工作。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就业创业方面
1.市场就业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大力支持贫困户、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积极兑现贫困户交通补贴、临时公岗补贴、贫困户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补贴和各项就业扶贫政策补贴,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二是认真做好全面摸排劳动力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新招用员工调查工作,认真执行企业稳岗和创业扶持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劳动力对接服务工作。三是全县贫困户扶贫码推广应用。四是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做好公益性岗位的开放与补贴工作。
2.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大创业培训,落实县人社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浮梁县优化“双创”环境 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方案》,为县域内已经创业的个体经营者、微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及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开展创业培训。二是开展康养服务人员培训,将通过各乡镇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由相关培训机构开展的康养服务人员培训班。三是审核企业申报以工代训培训补贴资料,及时落实以工代训培训补贴。
3.失业保险工作:根据上级扩面要求,做好科室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信息协查,坚持每月对领取待遇人员通过工商、税务和全国社保信息比对查询系统是否返还发放条件。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坚决杜绝骗保行为发生。
4.创业贷款工作: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印制了一批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册,准备利用各种机会,发放到下属乡镇的有关人员手中,让更多的经营者能够了解并充分享受到创业担保贷款这一惠民政策,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使政策真正进村入户。
(二)社会保障方面
1.全面贯彻“两个确保”精神,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力求各类养老金代发足额到位。
2.落实政策措施,抓好扩面征缴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工业园区企业扩面征缴,力争将工业园区正常经营企业基本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二是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快递小哥和送外卖等新业态人员参保和中断缴费人员持续参保。
3.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退休待遇平稳衔接政策,落实中央驻地方单位及其编制内人员纳入属地参保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保尽保。
4.创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业务平台建设及业务知识培训,探索建立街道、社区的退休人员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将部分权限赋予乡镇(街道)认领,将业务经办延伸到社区、乡镇(街道)。
5.加大社保稽核力度,强化内控稽核制度,积极开展以欠费企业为重点的专项稽核行动,杜绝企业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缴费人数等问题,严惩虚报冒领现象,着力维护基金运作安全。
(三)和谐劳动关系方面
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群体和地区劳动关系隐患监测和定期排查。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扎实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四)人事人才方面
积极配合做好百千万人才工程,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深入贯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加强事业单位考核,落实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人员调配规范管理,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规范管理,抓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档案整理认定。
浮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