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晖、郑志军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我县农业“兴”与“富”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有效开展乡创特派员、深化校地合作、激发乡土人才活力三个方面探索人才振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选聘53名乡创特派员,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乡创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文件,打造了26个乡创项目,累计带动近30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00万。同时大力实施“十院联十乡”工程,16个乡镇均与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面向县域4所高校公开招聘165名大学生到村(社区)担任乡村振兴助理员,优化全县165个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为乡村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校地合作工作开展以来,共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4所学校与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互派校地企干部人才挂职13人等,促进高校科技、人才在地转化。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民教育培训等工程,两年来共培育165名村干部、致富带头人,330名高素质农民、121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充实了乡村人才队伍,提升了乡村人才技能和素质。我们注重电商培训工作,对16个乡镇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训15期,累计培训2000人次,为乡村输送了大量电商人才。不断完善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在人才富集地区成立农业产业(茶、竹、中药材)驻点招商招才专班,充分发挥其对接联络作用,大力招引乡贤人才、乡村产业人才等。此外,我们出台了《关于打造浮梁县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高地的实施意见》的综合性人才政策文件,编办、工信、市监、文旅、教体等成员单位出台部门配套政策8个,完善了我县现有人才政策体系,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另外,在基层设施建设投入方面,我县积极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和重点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引进和培育人才渠道、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机制,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感谢您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