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局 > 公开年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H100522_201912_0281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浮梁县农业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发布时间: 2019-12-27 访问量:

浮梁县农业农村2019年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编制。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六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91月1日起,至2019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浮梁县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fuliang.gov.cn/)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浮梁县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浮梁县城高岭北路37号,邮编:333400,电话:0798-2626948,传真:0798-2626948电子邮箱:flxnyj@163.com)。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条例》和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县政府推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拓展公开渠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政府信息公开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有关运行机制建设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统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室,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兼任信息公开办公室主任,由协调分管局纪检的领导兼督导室主任,督查室负责与县政务公开督查组密切联系并受理局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对政务公开工作督查,对责任人进行追究。确保了政府信息发布的高效性和常态化。

(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每月汇报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要求每个股室(单位)按《条例》规定认真组织相关信息报送,在每月召开的基层农技服务站站长会议上,由局人秘股汇报上月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并提出下月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制度。严格要求信息公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条例》操作,所有信息按照办公室初审、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批准的程序公开。

(三)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集中学习制度平台,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条例》学习,及时传达县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局主要领导亲自在会议上强调信息公开重要性,特别是针对涉及民生、重大项目、重要内容做到必公开。局信息公开办公室加强了对局各股室(单位)信息公开的指导,对未按要求及时公开的事项,由督查室负责监督落实。局信息公开办公室加强与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主动求教,认真完成相关信息公开工作任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9年我局继续加大了工作动态、公告公示等公开力度。截至201912月31日止,我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00条,新闻媒体约100篇、编印农业技术推广资料及病虫情报1.5万份,举办各类培训班4500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内容包括:概况信息、法规文件、规划计划、财经信息、工作动态5个大类10小类信息。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

一是县政府门户网站;二是新闻媒介(县电台和县报社);三是宣传栏;四是乡村组张榜公示;五是发放宣传册。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9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对查阅政府信息及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9年,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为。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主要表现:

1.各基层站、各部门、股室对业务工作比较重视,能较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但对按《条例》规定主动将有关信息报送局政务公开办公室意识不强,对信息公开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对《条例》的宣传学习有待加强;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公开渠道较少,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及时效有待提高;

(二)改进情况:

1.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和学习,不断强化遵守执行《条例》的意识;

2.坚持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及时更新理论和技术知识,提升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水平;

3.完善公开制度建设,简化信息公开程序,使信息公开工作成常态化;

4.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化工具,对外主动公开各类信息,以满足公众需求。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