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运局 >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3-05251
2022年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2-12-28 来源: 浮梁县交通运输局 访问量:

2022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立足打造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运输市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于5月中旬形成申报材料呈报市交通运输局初审,5月底正式呈报省交通运输厅,6月7日,省交通运输厅工作组来县实地调研。经过遴选,全省有12个县(市、区)作为全国示范向交通运输部进行推荐,我县推荐排名第三。11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公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拟确定单位名单中我县排名江西省第二。

(二)抓重点、抢工期,交通体系再优化

1.“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整个提升改造项目为84个,改造提升公路总里程为346.7公里/69条,危桥15座,项目总投资约11.41亿元,其中建安费约10亿元。截至目前,16个乡镇已全覆盖施工,共开工道路45条,已完工桃岭至采育林场、勒功至沽演等30条公路;共开工危桥15座,其中已完工13座,在建2座;整个项目累计完成产值约6.3亿元。围绕“锚定目标、奋战百日、再创一流”重点工程攻坚战目标要求,力争年底完成40条“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实现危桥项目“库内危桥清零”。

2.王港至湘湖公路建成通车

王港至湘湖公路改建工程为市、县重点工程,全长13.457公里,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沥青砼路面,项目估算总投资7356.48万元。本项目于2020年12月进场施工,截至2022年3月,全线建成通车。

3.瑶里至东埠旅游公路阶段性通车

该项目全长约 11.6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主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15 米,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目前已完成东埠至南泊段5.6公里沥青路面铺设,实现阶段性通车;正在进行南泊段栈桥施工。

4.浯溪口水利枢纽库周公路“一环”形成

浯溪口库周公路四级以上的等级公路有27条,累计里程达到113.924公里,总投资达到47113万元。目前峙滩至明溪、峙滩至龙潭、培龙至梅溪、陈家棚至福港公路等主干线项目和英溪至内赵坑、引山至月山、明溪至石牛滩、木匠坳至塘里、石牛滩至陈家棚、清溪至金胡家、清溪至曲滩、桑园至梅湖、清溪至黄金山、隐清线至江峰安置点公路、大河里至程家安置点公路、西里至培龙公路等项目和峙滩大桥、流口大桥、上屋大桥、营里大桥、红旗大桥、龙坡大桥、梅湖大桥等建成通车。随着陈家棚至福港公路的全线贯通,浯溪口库周公路“一环”全面形成。

5.凤凰大桥新建工程主体完成

该大桥是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桥址位于浮梁县浮梁镇朝天门自然村,跨昌江后沿G351路线走向布线,终点位于鲍家渡西北角,路线全长0.84公里(其中凤凰大桥366米、两头引道约474米),桥梁及引道宽38.5米,城市主干道标准,总投资约1.4亿元,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桥梁主体工程,正在进行桥梁上部景观及附属建设。

(三)强机构、重管养,农村公路保通畅

1.“路长制”工作:一是建立管理机制,出台《浮梁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形成权责明晰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机构建设,充实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县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力量,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并纳入财政预算;全县所有乡镇均设立交管站,有独立办公场所和专职人员;三是加强公路养护,结合《浮梁县农村公路深化农村公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管理体系,按照“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要求,做好全县1931.188公里养护工作,完成年度农村公路检查考核,截至目前拨付前三季度养护资金239.413万元。四是信息化道路管理,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平台、治超监控平台、“路管家”养护APP,实现农村公路智能化、科技化管理。

2.交通执法工作:一是道路运政方面:以“两客一危”“网约车治理”为重点,大力整顿运输市场,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71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35车次,检查车辆2311台次,查处7辆,其中首违轻微免罚车辆1辆,处罚道路运输违法行为11起,共处罚金26400元。二是公路路政方面:对全县2149公里的国、省、县、乡、村道公路,制定巡查计划,充分发挥属地乡镇交管站和养护工的作用协助强化管理,利用“路管家”APP信息化反馈,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共出动各类车辆(设备)167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清理各类非公路标志17块,整治各类非法架设(埋设)管线23处,查处占用、挖掘、损坏、污染公路(路肩种植物、打谷晒场)165,清理路面堆积物等310立方米,清理占路为市、摆摊设点79处,首违轻微免罚案件10起,通过群众举报等今年来制止涉路施工行为3起。三是质量监督工作:2022年全县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共64个,其中县道57.637公里/5条、乡道159.273公里28条、村道23.855公里/13条和危桥18座,均纳入质量监督范围。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开展质监工作。累计出动质监执法人员236人次,执法车辆113车次,查处各类公路水运工程违法案件4起,共处罚金32000元。下发整改通知书21份,下发综合检查通报3份,均严格实行闭环管理。

(四)优出行、便民生,全域公交即构成

坚持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在已完成县域东线农村客运公交改造的基础上,拟开通县域西线城乡公交线路,为群众提供舒适、安全、正点、规范的公交化客运服务,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东西两翼齐飞”的县域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现已完成10条西线公交线路联合审批手续,拟定采购新能源汽电公交车21台,并于10月28日先行投入8台新能源车,正式开通县城至严台、胡宅、东港三条城乡公交班线,力争年前10条线路全线开通覆盖沿线全部乡镇、行政村。

(五)护稳定、提质量,安全生产有保障

年初制订了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明确了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要求。一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与全县道路运输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开展安全教育、检查整治行动,排查问题,限期整改;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对县内的农村公路、桥梁、临水临崖地段进行了多次安全隐患巡查,共排查出隐患21处,均已整改到位,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做好源头监管,督促各乡镇以及运输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强化道路安全的源头监管。在建工程履行安全生产教育例会,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施工无事故。四是保持渡运安全管理高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与各个乡镇签订四级渡口安全管理责任书,确保了全县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并进行常态化渡运安全隐患排查,全县渡口实现34年安全无事故。

(六)促发展、抓监管,治超工作常态化

严格执行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规范化,持续保持路面执法高压态势。一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认真组织开展货运源头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共走访和巡查货运源头企业47家,鉴订规范装载责任书17份。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公示我县重点监管源头企业4家,明确并公示重点货源企业行业监管部门及具体责任人。三是开展科技治超,把开展科技治超作为工作重点,探索开展对省治超综合管理平台监测数据的动态清零工作,推动行业监管信息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共查处超限运输车辆277辆,处罚金额1396680元,记分945分,卸载货物8123.24吨,切割恢复原状20辆,把“四个到位”要求,落实到联合执法过程中。

(七)优环境、共发展,营商环境稳提升

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工作为契机,全力提升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通过进一步简化办理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均达到 30% 以上。二是严格落实“万干挂万企”制度,涉及我局挂点市场主体共116家,局干部职工定期上户结对帮扶,了解经营情况、收集意见,共排查18个问题,均已沟通解决。三是为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全力落实好相关纾困解难政策。目前共兑现核酸补贴1.5万元、减免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的个体户三个月租金3万元,完成惠企政策资金兑现472.88万元四是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根据县营商办工作部署,通过上企宣讲政策、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扎实开展宣传,共发布26篇宣传报道,其中16篇被县级媒体所发布、5篇被省级媒体所发布、16篇被市交通局官网所发布。五是积极推进“惠企通、电子印章、梁申办”等重点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全覆盖开展“入企走访连心”,宣传“企业评”及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注册“梁申办”企业端平台、“惠企通”,申领电子印章等,不断深化助企服务,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八)抓时机、绷紧弦,疫情防控不松懈

2022年以来我局按照县防指要求,始终以高标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疫情值班值守,安排人员在高速爱心驿站配合属地乡镇守好高速路口、把牢疫情防控防线,在局大门安排人员值班,对进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严格落实“四查一戴”防疫措施;二是履行重点站所监管职责,督导县汽车站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对车站内部及客运公交车辆定期清洁消毒。科学合理安排班次、座位,根据客流量加大发班密度,避免候车人员扎堆,确保群众安全。三是强化行业人员防护,对客货运输企业、在建项目开展疫情防控抽查督导,确保各相关行业人员做好口罩防护、体温检测及清洁消毒等措施。

(九)重党建、严治党,廉政建设强筑牢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大补课”,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建设。制定党建年度工作计划、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理论化建设,巩固基层党建规范提质成效。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党组会、职工大会、党员大会上多次强调干部廉政问题,让廉政自律之风贯穿全局。四是积极配合政治巡察。十届县委第四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入驻我局开展政治巡察,全面接受监督检查,建章建制,坚决整改,确保巡察意见整改落到实处。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配套资金压力大。无论是国省道、还是县、乡、村道,上级补助占比不高,县乡村道占比约30%,均需要地方配套大量的资金。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历年累计欠账过多。

2.征地拆迁矛盾大。主要表现在补偿标准不够统一,同一项目地处两个乡镇,存在同项目不同补偿标准的情况;拆迁补偿标准与现有市场物价差距太大,导致被拆迁群众因此感觉利益失衡。

3.项目手续繁琐。一是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涉及发改、自规、林业等多部门,程序复杂用时较长。公路用地权属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公路用地和林地地域划定不明,特别是基本农田、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红线给公路建设前期手续的办理增加了难度。二是移交手续繁琐如原专班负责的项目由交通局负责接管进行管理,责任难以明确界分、移交资料不完整等都给移交带来了困难。

4.客运能力需提升。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子女进城就读,以及农村私家车的增加,农村客运市场逐渐萎缩,很多客运班车入不敷出,存在着“开得通、难留住”局面。

5.专业技术人员少,科技水平不过硬。尤其目前全面启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项目,项目多、任务重且时间紧,管理人员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少,不能适应大规模建设的管理需要。同时实验检测设备少,检测手段不完备,管理水平仍待逐步提高。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建设“交通强国”战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扎实做好迎接交通运输部实地复核各项准备工作。

(三)助力乡村振兴公路项目。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项目,完成好农村公路通组公路、危桥重建及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不断提高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规范化水平;巩固验收西线公交一体化改造成果,进一步优化线路调整,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二)实施“撤渡便民”民生工程。

为方便群众出行,消除渡运安全隐患,在凤凰大桥和港口公路完工基础上,建设传芳里大桥,撤销镇埠和传芳里最后两处渡口,全面消除渡口,提前完成“十四五”撤渡工作。

(四)全力做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赋权事项承接工作。加强和省厅、市局对接,梳理出需赋权事项,为全县营商环境整体迈向更高水平贡献交通力量,奋力打响“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交通运输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严格查处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指导各乡镇交管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的质监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