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与端午节双节临近之际,为了让社区的老人和孩子共同感受节日温情,增进邻里情谊,营造温馨愉悦、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5月29日,景德镇市民政局、景德镇市慈善总会联合景德镇市淇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湘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爱满六一,粽享浓情”主题活动。此次活动让传统技艺与童趣创意跨越代际,通过温情互动让传统节日焕发出蓬勃生机。

童心绘粽:小手勾勒传统韵
活动现场,社区的文明实践广场成了孩子们的创意天地。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五颜六色的黏土在孩子们手中翻转、揉捏、塑形,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个点缀着“红豆”“蛋黄”的迷你小粽子,并被精心地粘贴在卡纸上。一名羊角辫女孩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喊道:“我的粽子能永远不坏啦!”这稚嫩的童言,藏着对端午符号最纯真的理解。

与此同时,现场开设的“端午小课堂”也格外引人入胜。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当孩子好奇地提问“粽子为什么要丢进水里?”时,志愿者比喻道:“就像你们保护心爱的玩具一样,古人用粽子‘守护’水里的屈原爷爷,不让鱼虾打扰他。”生动贴切的解释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发出阵阵惊叹。


银发赛艺:巧手翻飞粽香浓
社区爱心食堂里,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温馨满满的景象。二十余位老人围坐长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擂台赛”。只见手法娴熟的老人,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短短三分钟就能裹出八只棱角分明、饱满结实的粽子,引得围观居民连连叫好。70多岁的曹奶奶在志愿者协助下细致捆扎棉线,动作虽慢却一丝不苟。“慢工出细活嘛!”她托起掌心大小的成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活动现场处处涌动着互助的暖流:新手不小心漏了糯米,邻座老人立刻伸手帮忙整理粽叶、重新包裹。片片青绿包裹的不仅是软糯香甜的米馅,更缠绕着邻里间质朴深厚的情谊。“居民品尝的不只是粽子,更是中华文化的滋味。”湘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程琳说道。



活动尾声,老人们与现场居民包制的数百只粽子与蒸煮得香气四溢的茶叶蛋,在志愿者们的手中被仔细打包、分装成多份。随后,志愿者带着这些充满爱意的节日礼物,逐户敲门,将粽子和茶叶蛋亲手送到独居长者与困难家庭居民手中。每到一户,大家提前送上节日祝福,与老人亲切地拉家常,仔细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叮嘱老人注意天气变化,照顾好自己。




一片粽叶,裹住的不只是糯米,更是“尊老爱幼”千年传承的温度;一缕艾香,熏染的不单是门楣,更是“邻里守望”时代新风的芬芳。从孩子们手中五彩斑斓的创意黏土粽,到老人们指尖翻飞包裹的爱心粽子,这场活动将传统节日民俗转化为滋养文明的养料,搭建连接代际、凝聚居民情谊的纽带。下一步,湘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秉承“尊老爱幼、邻里守望”的理念,举办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的活动,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成为社区居民心中温暖而独特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