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浮梁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更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江西“浮梁样板”,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三五”主要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浮梁县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改善幅度居全省前茅,排名景德镇市第一。地表水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断面优良率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浮梁县区域土壤背景值等元素均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和江西省的平均值,全县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均得到规范处置或综合利用。农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无污染工业地块。“十三五”期间浮梁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群众环境安全感得到持续有力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级、主要减排任务提前完成。
(二)生态创建喜事连连,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江西省绿色低碳示试点县、第四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生态品牌荣誉。
(三)生态环境服务有了新的举措。全面推行“企业服务接待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行政审批正面清单”“环保管家”等生态环境服务新措施,推动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三方共治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模式,提高企业污染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
(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采取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搭建宣传咨询平台、发放宣传资料、环保生活用品、组织人员深入校园和企业等方式积极举办宣传活动。
(五)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不断夯实,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三、面临的挑战
“两山”转换机制有待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四、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手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浮梁。
五、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施治;坚持底线思维、分类防治;坚持改革创新、社会共治。
六、主要目标
(一)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打造绿色发展“浮梁模式”新高地。
(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
(四)现代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健全。
七、重点任务和工程
(一)优化发展格局,建设绿色低碳社会
1、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2、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化水平
(二)推动碳排放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
2、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
3、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活动
(三)加强协同控制,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控制
2、深化工业废气污染防治
3、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
4、推进面源污染防治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四)坚持“三水”统筹,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1、切实保护饮用水安全
2、实施流域水环境治理
3、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
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强化土壤和地下水管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1、加强土壤污染管控
2、推进地下水环境保护
3、推进重金属及尾矿污染综合防治
4、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严格监督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
2、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3、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七)强化环境风险管控,严守环境安全底线
1、完善环境风险管控体系
2、提升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水平
(八)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提升固废处置监管能力
1、深化工业固废监管和处置能力建设
2、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与安全处置
3、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九)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1、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体系
2、推进多元化的环境治理模式
3、全面提升环境能力建设水平
八、保障措施
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投入机制、强化考核评估、开展公众参与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