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是黄山、怀玉山余脉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鄱阳湖湿地的重要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浮梁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严密法治思维、牢守生态底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等生态创建金字招牌。
浮梁县“两山”生态检察工作室揭牌仪式
加强政治引领,让健全的制度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伞”
浮梁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压实政治责任,强化法治思维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指挥棒和总协调作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刚性底线。认真落实《浮梁县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见效,建立“公安+城管”“河湖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成立全国首家“两山”生态检察工作室,聘任161名“两山”生态观察员,实现全县乡镇、村生态观察员全覆盖,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坚强保证。
转变传统观念,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环境保护的“指路牌”
为促进“两山”理论深入人心,彻底转变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浮梁县依托千年的瓷茶文化、衙署文化、理学文化、农耕文化,挖掘“融”的深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把田园耕种为公园、民居变为民宿。投资50亿建成“高岭--中国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42亿建设西湖荻湾乡村振兴项目;建成瑶里等一批民俗文化风情特色小镇和史子园等一批民俗体验美丽乡村和低碳试点村。同时,大力实施生态创建“细胞工程”,实现全县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并荣获中国传统村落20个,省级生态村48个、水生态文明村13个、低碳试点村4个,“村规民约”“群众议事制”等制度创新,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创共治共管,让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和老百姓勤劳的手“三手合一”,大力构建绿色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浮瑶映月:国家级传统村落
强化执行能力,让严格的督查监管成为生态环境的“守卫兵”
近年来,浮梁县以“执法+服务”为目标,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加大“治”的力度和“管”的准度,严格“三线一单”,杜绝“两高一低”企业落户,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日”、“联合执法日”、“首违轻微不罚”、入企“三单一书”等制度,做到需要有服务、无需不干扰,实现了环评审批、执法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统一。同时,对违规违法行为全面严管严督、严查严惩,用制度的刚性划定红线,让生态环境发展理念转化为行动,持续织密法律法规的“保护网”,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三贤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