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局 > 规划计划
文号: 浮财字【2016】45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H10051302_201904_0172 发布机构:  普法办
“七五”普法规划
发布时间: 2016-12-30 访问量:

浮梁县财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

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为持续开展好财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助力全面推进法治浮梁建设,为“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根据县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财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县“把浮梁建成对话世界的后花园”的总目标,按照法治浮梁建设的新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浮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十三五”时期浮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进一步深化,全体党员法治观念和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原则。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齐抓共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方位推进、全社会参与。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法治浮梁建设“三大重点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全面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在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提升法治素养。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抓好财经法规宣传教育,带动和促进全民普法。

坚持发展创新,注重实效。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适应新常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2.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

   3.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依法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大力宣传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调解、信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深入宣传党内法规。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切实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     

5.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支持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用好本系统各类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好法治宣传。

   6.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托道德讲堂、文明建设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三、对象和要求

按“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涵盖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本系统普法工作重点是全体干部职工,全县从事相关财政、财务工作的领导、财务人员及其他服务对象

四、工作措施

本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结束。

1.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把法治教育纳入日常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2.健全普法责任制。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和销号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使行政执法、纠纷调解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落实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

   3.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创新载体阵地,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宣传橱窗、法治文化墙等法律宣传阵地。积极运用电子显示屏、微信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五、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负责人普法工作责任制,对普法工作带头参与、亲自部署。

   2.加强业务指导。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所、股室(单位)普法工作指导,定期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向党委、领导小组报告,并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财政所(单位)认真总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3.加强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按要求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