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龙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三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县“四区”建设战略布局,锚定“工业新平台,产城融合区,商贸集聚地”的发展思路,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力量在各项工作中勇争先,走前列,成功创建了全省“十县百乡”示范乡镇、全县2022年度工业倍增工作先进乡镇、浮梁县2022年度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先进乡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经济指标保质保量,项目建设有力推进,社会民生和谐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半年来,我们围绕工业主阵地,抓项目求质效,经济运行质态良好
经济指标增势良好。1-6月财政总收入完成2944.14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5.15万元。
“双招双引”成效凸显。今年上半年镇主要领导先后赴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开展招商6次,对接各类企业30余个,洽谈项目10余项。1-6月份已完成亿元项目2个(八方建材、臻锶饮品)。商贸企业入库任务3家,其中批零企业1家,住餐企业2家。已完成批零企业入库1家(法恩莎)。
营商环境换挡升级。三龙镇共协助经营主体关注“江西营商”528户,注册惠企通244户,协助申领电子印章466户。截至6月底,到企业政策宣传2次,省级媒体上稿4篇,县级及本级媒体上稿8篇,悬挂宣传标语31条。通过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企业服务。帮助华创精密申报工信委、发改委的项目补助资金;助力江西墨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政府技改补助项目;助力朝蓬集团申报技改项目;在邑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市前做好前期财务、股东结构调整的指导;对绿禾家庭农场产业升级(无土栽培季节水果)及市场营销方面给予了建议;指导旭佳新材料申报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
半年来,我们围绕产镇融合地,扩投入增硬核,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乡村振兴衔接有序。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集中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全镇2418户农户均未发现有致贫返贫风险。组织全镇疑似慢性病到县中医院做筛查,办理完成率达100%;完成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免费体检工作,并将我镇三龙村1名乳腺癌患者及时录入妇联的救助系统。2023年完成273名特殊人员农保代缴申报。医保参保总人数8673人,参保率为98%,1-6月份报销总人次48人次,报销总金额为19.25万元。上半年共新增农村低保4户,取消1户1人。申报 1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为20户残疾人申报阳光家园托养计划。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争取了水库移民项目资金18万,对杨家苦竹岭山塘渗漏大坝进行维修。修复了G206国道至盘溪村路面塌陷工程长50米宽4.5米和芦田石溪组水口山路段路面平整及护坡工程,完成了S404至考甲四好农村公路排水系统600多米,争取了杨村下考盖板涵项目长5米宽8米,现正在施工;杨村村下考大桥建设已接近尾声,给村民提供了安全出行的保障。
集体经济量质齐升。找准优势,敢于探索,在杨家村与县农事服务中心合作,实行土地农事双托管模式,按照“农户有增收、村级无风险、组织兜风险、保险防大险、政策降风险”模式,实现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农民务工“挣薪金”、村集体入股“获股金”、农事服务中心“获增效金”的“一地四金”多元增收模式,该项目将为村集体增收近15万元。双蓬村积极主动引入洁之净公司进行村企股份合作,实现村集体经济新突破。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加大自来水入户安装的跟踪力度,为杨家村18个未装自来水的村小组安装自来水主管道;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录入城镇新增就业663人;失业转就业人员12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认定34人。完成“创业浮梁”公众号注册和小额创业贷款任务数,目前我镇公众号注册数524人,创业贷款发放金额206万元。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跟踪服务。截至6月底,我镇脱贫劳动力共128人,已就业107人(其中,公益性岗位18人,企业务工53人,临时零工35人,自主创业1人)。
半年来,围绕商贸聚集地,我们美环境实举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镇行政执法队联合各部门整治出店经营6次,进行环境整治行动2次;推进亮证执法,为符合条件的3名人员申领新证;处理交通事故,维护修缮206国道护栏7次,路灯1次;在206国道三龙段维修过程中维护交通秩序,出勤5次;火灾扑救15起,疏散演练23户,劳动密集型场所排查48户,店铺生命通道排查280户。
文教事业成果斐然。全镇已形成了“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纵向三级阵地链和“镇属-非公”横向二级文明实践示范带。围绕“讲、评、帮、庆、乐、赛”六字诀,结合志愿服务点单系统,以“群众点单、政府接单”形式,扎实开展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庆五一舞动生活 跳出健康”广场舞展演、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关爱留守老人、儿童、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文明祭祀绿色清明“鲜花换香纸”、环境整治、倡议文明出行传单发放活动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三龙镇“青年座谈会”等等,累计活动达69多场,参与近6180人次。镇政府与中、小学签订责任状,共同为贫困生就学保驾护航,有效开展厌学学生的“三级劝学”工作和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上学学生的“送教上门”工作。
社会大局平稳有序。创新治理模式,“浦江经验”落地生根。将百姓说事中心实体化,并与宅改相结合,把说事中心搬到宅改现场,现场化解矛盾8个,利用浮红飘乡志愿者、闲事啰嗦服务队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县委书记程新宇带队到三龙镇综治中心开展接访下访工作,倾听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诉求,宣讲有关政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共接访案件13件,目前2件已处理好,11件相关部门均已对接,正在积极处理中。为进一步推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积案化解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6月以来镇党政班子成员以“浦江经验”为指导,带领各部门到各自挂点村(居)进行接访,并到问题现场实地查看,研究解决办法,目前共接访案件16件,现场解决问题4件,剩下的都已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具体方案及责任部门。今年上半年以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集体越级上访,没有发生一起因工作失责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信访事项案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入汛以来,三龙镇在组织上、预案上、抢险物料和抢险队伍上作了全面细致的准备,对水库管理员进行多次培训,对全镇9座水库和33座山塘进行了全面巡查,水库已全部清坡到位。多措并举排除自建房隐患。上半年我镇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验等方式精准摸排,共排查自建房2157户,存在安全隐患34户,已拆除3户,其他目前无人居住,已设置危险警示标志,对于目视存在安全隐患31户聘请第三方对其鉴定。截至6月底我镇完成经营性自建房281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开展规范化建设。今年3月对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进行规范化命名,完成我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通用窗口设置。根据创文要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查缺补漏行动,完善阵地建设。二是开展作风大整顿。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各项制度,建立三龙镇干部日常工作表现负面清单,制定2023年绩效考核方案,驰而不息就“四风”、树新风、转作风。三是提升政务服务工作。结合我镇“十县百乡”工作对便民大厅进行了装修升级,开展政务服务“24小时不下线”预约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我镇窗口服务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此外,退役军人、民族宗教、老干部、红十字、老年体协、科技、档案等事业实现同步发展,持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全镇干群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三龙镇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三龙镇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创新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还不够有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集镇建设还需加速推进,集聚效应不够明显,集镇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加强,干部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思想不够解放,服务意识不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打算
下一步三龙镇将继续聚焦项目建设、协调发展、精准施策,打造工业主阵地、产镇融合地、商贸聚集地。
(一)聚焦项目建设,打造工业主阵地
一是项目服务有力度。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服务”这篇文章,动态掌握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紧盯工程推进重难点问题,及时提供精准、高质、高效服务,重点推进产业园区落户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不断疏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中梗阻”。二是招商引资有精度。扭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围绕现有资源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加强书记、镇长带队的“走”“请”力度,确保有力有效、按期按质完成2023年度目标任务。三是营商环境有温度。继续围绕“五大改革”和“十大行动”,进一步扎实做好“万干入万企、党建促发展”“领导干部走流程”“首违轻微免罚”“超时默许制”“企业安静期”等系列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以“店小二”的精神服务保障好企业生产经营。
(二)聚焦协调发展,打造产镇融合地
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实行园区与镇区一体化,促进省级产业园与三龙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一是谋划全镇村庄规划。批量清零存量违章,综合利用、合理规划零星拆后土地、杂地、闲置地等。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加快推进三龙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医院、中心幼儿园、大型商超等配套基础设施。三是发展配套产业。对接产业园布局,瞄准配套需求,鼓励村级开发生产生活等配套服务型行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扩大仓储规模6500平米,实现总面积达1.82万平米,新建智慧停车场40亩,力争年生产效益达200万元。
(三)聚焦精准施策,打造商贸聚集地
基于镇内企业数量增加,大量企业员工聚集三龙消费的契机,引导本地农民结合工人需求,发展小型消费商户,形成集市经济,做活本地商贸,带动本地农民经营增加收入,形成“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倍增效应。一是以206国道横穿全境为优势,以现代粮食物流园及近百家建筑陶瓷商家为依托基础,改进现有国道两边自发形成的建陶售卖店面,在206国道两侧规划建筑陶瓷商贸城及智慧物流园,同步打造商贸一条街服务浮梁产业园区,规范一街两市场,形成综合性现代化商贸聚集区,让“一买陶瓷就到三龙去”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通过推动集镇提升改造、推进商贸一条街建设、发展电子商务贸易、加大仓储行业发展力度、创新组织开展“建陶节”进行促销、聘请第三方进行营销推广,打响“三龙建陶小镇”品牌、加大商贸一条街市场主体培育、做优“三龙建陶小镇”特色品牌、拍摄宣传片扩大“三龙建陶一条街”知名度,打造具有三龙特色的建陶小镇。
各位代表!欣逢盛世,定当不负盛世;面向未来,唯有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龙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