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悄悄开放在浸满花香的校园里,2022届高校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即将面临新一轮史上“最难就业季”……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2021年增加167万人,新一轮“史上最难就业季”毫无意外地冲上热搜。
残酷的竞争、行业的冲击让就业压力变得更大,面对当下严峻形势收获心仪的工作更是难度加倍……
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个新的选择: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们发来一封“招聘启事”,发展前景好,优惠待遇多,不容错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27年8月1日诞生,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冲锋陷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成为闻名世界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主要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等军兵种组成。
2017年,习近平主席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中,充分肯定了他们携笔从戎、报效国家的行为,勉励他们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领袖的鼓励、国防的召唤、青春的激情,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军入伍:2017年,入伍新兵中大学生超过半数,成为兵员征集的主体;2020年,多地入伍新兵中大学生超过70%,大学毕业生征集规模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国有144万大学生报名参军……
如今部队的新兵花名册,俨然是一本本各地高校大学生的名录。
千万大学毕业生,戍边守国欢迎你,因为——
携笔从戎,是致“强”之道。2021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核心和关键因素,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是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引领和支撑作用的根本战略举措。人才从何而来?仅仅靠军队院校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全社会汲取新鲜血液。兵员征集工作是最广泛最基础的人才来源,大学毕业生有思想、有文化、有志向,正是人才强军战略最需要的新鲜“血液”。大学毕业生不仅要看国家出台的对报名参军入伍的补助、提干、考学以及退伍安置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更要从内心升腾“强军有我、戍边要我”的忠诚信念,投身绿色军营,建设强军事业。
携笔从戎,是致“胜”之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按照打仗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兵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军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高低。大学毕业生士兵的学习创新能力较强,往往能较快掌握所在部队的专业军事技能,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深入理解新战法、新训法,特别是在一些科技化水平较高的装备和训练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征集更多大学毕业生入伍,是提升我军士兵整体素质、打赢未来战争的有效之举。如今,在各项重大演习、执行多样化的军事任务中,新时代大学生士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是很好例证。
携笔从戎,是致“远”之道。国防建设要行稳致远,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这支“有形”力量,而且要强化全民国防意识这种“无形”力量。军营是培养人才和历练成长的摇篮,是有志青年书写精彩的大熔炉,“进去是铁,出来是钢”。军营严明的纪律、艰苦的训练,都能为大学生士兵锤炼顽强意志,培养过硬素质,造就良好习惯。当这些大学毕业生离开军营成为预备役以后,凭借其正确的思想理念、优秀的文化素养以及过硬的技能本领,也会成为地方建设的中流砥柱。退役军人平时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贡献,危难时挺身而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当下,正需要来自军营的退役大学毕业生运用部队培养他们的品质,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引领社会风向,自下而上立起全民国防意识。
来吧,亲爱的大学毕业生们! 祖国大好河山,需要你我共守。绿色的军营已为你敞开了大门,部队的战友已为你搭好了舞台,纵横的沙场已为你准备了奖杯,让我们铭记习主席嘱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积极投身军营、助力强军伟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华彩篇章!

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
普通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8至24周岁;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
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身高:男青年不低于160cm,女青年不低于158cm,条件兵另行规定。
体重:符合下列条件且空腹血糖<7.0mmol/L的,合格。男性:17.5≤BMI<30,其中:17.5≤男性身体条件兵BMI<27;女性:17≤BMI<24。BMI≥28须加查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检查项目,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6.5%,合格。(BMI=体重
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高于等于4.5。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到4.8,眼底检查正常,除潜艇人员、潜水员、空降兵外合格。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其他手术,不合格。条件兵另行规定。
文身: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
瘢痕体质:面颈部长径超过3cm或者影响功能的瘢痕,其他部位影响功能的瘢痕,不合格。
其他:手指、足趾残缺或畸形,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重度皲裂症,不合格。


——登记报名:
男性适龄青年登录“全国征兵网”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参加兵役登记和网上报名,自行下载打印《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大学生同步打印《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
——初检初考:
应征青年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生证、学历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到高校征兵工作站或所属乡镇(街道)武装部参加目测体检和政治初步考核。
——体检政考:
征兵开始后,应征地县级征兵办会将具体上站体检时间、地点通知应征青年本人,应征青年按照通知要求,携带本人相关证明材料,直接参加应征地县级征兵办组织的体格检查,当地公安、教育等部门同步展开政治联合考核。
——役前教育:
县级征兵办组织体检和政考双合格人员进行为期1周左右的役前教育训练,以思想教育为主、军事训练为辅,并同步开展体格抽查复查工作。
——预定新兵:
县级征兵办对体检和政考双合格并完成役前训练的应征青年进行全面衡量,确定预定批准入伍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确定学历高的青年和大学毕业生为预定新兵。
——张榜公示:
对预定新兵名单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批准入伍: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合格并经公示的,由县级征兵办正式批准入伍,发放《入伍通知书》,统一输送至部队服役。


——部队发展:
1.可以报考军校。年龄不超过24周岁,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或受到旅、团级以上单位表彰或担任班长、副班长职务的高职(专科)毕业生可参加军队院校本科层次考试,学制2年,录取毕业后担任军官。
2.可以直接提干。全日制本科(一本、二本)毕业生或三本毕业生且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三本毕业的还要担任班长或副班长,或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军事训练标兵,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
3.可以保送入学。担任班长1年以上,技术尖子须在本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党员,年龄不超过25周岁,获得1次二等功或者2次三等功以上奖励,可保送进军队院校,毕业后担任军官。
4.优先选取军士。在地方高校学习时间视同服役时间,套改军士时,高职(专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转改中士第一年,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转改中士第二年。
5.可以学习专业。可以报名参加部队组织的汽车驾驶、车辆维修、卫生、烹饪、通信等各类军民通用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的专业证书在地方可以通用。
——升学政策:
专升本,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
研究生升学,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每年安排不低于2%的推免生招生计划,专门招收本校应届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国家扩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扩大到8000人,专项计划重点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倾斜,自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起执行。非江西籍大学生在江西省应征入伍的,享受同等升学政策。
——复学转专业:
除定向生、委培生外,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按学校有关规定在当年开放转专业的专业和人数范围内,不受专业门槛、成绩、学科限制,优先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学费补偿:
大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本专科生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12000元。
——公务员定向招录:
将全省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含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的)招录公务员工作,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等招录工作统筹安排,职位设置指标根据各地区退役大学生士兵数量按比例分配下达。
——事业单位定向招聘:
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含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的)可报名参加,服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2021年,景德镇市定向招聘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27人,以后逐年增加。
——国有企业定向招聘:
每年国有企业在新招聘职工时,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含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入伍,退役后完成学业的),招聘数量不低于当年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人数的15%。
——就业服务:
教育部在“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中开辟退役大学生士兵岗位专区,畅通求职就业渠道,同时要求乡(镇、街道)补充干部、基层专武干部配备时,注重从退役大学生士兵中招收。
——安排工作: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军士服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8级残疾等级的;(4)烈士子女。
——经济待遇:
享受家庭优待金、一次性奖励金(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入伍不少于1.2万元,高职(专科)毕业生入伍不少于0.8万元,到西藏、新疆等高原艰苦地区服役的在上述标准上每人增发0.3万元)等经济优待政策。
——其他政策:
大学毕业生参加预定兵体检、政考过程中的交通和食宿费,参照义务兵差旅费标准由县级人武部或县级人武部协商大学毕业生所在大学从年度征兵工作经费中解决;大学毕业生因视力问题需要在景德镇市内医院做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由县级兵役机关商谈医院减免部分手术费用或视情给予一定补贴。


应征报名入口和详细体检标准等信息:
请登录全国征兵网(www.gfbzb.gov.cn)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