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标省、市、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以助力企业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五型”政府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影响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破解好机制不明、办事不顺、作风不实、执行不力及慢作为、不作为、“中梗阻”、“股梗阻”等问题,为推动三龙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二、出台目的
为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痛点、堵点问题,更好服务三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三、主要内容
(一)政策落实方面。重点整治《浮梁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浮梁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落实不力;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存在形式主义,只满足于文件发给企业,没有梳理关键要点,形成政策汇编;违反政策规定,擅自改变依法作出的规划、行政决定;在停征、减免、降标、取消等政策落实中搞截留、打折扣、设障碍、搞选择等问题
(二)行政审批方面。重点整治“放管服”改革力度不够、擅设审批门槛、擅增审批事项,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不下放,该进中心的没进中心,该授权窗口的不授权,进驻中心个别窗口流于形式;个别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办理业务范围单一,业务办理流程不熟悉,“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审批程序环节多、涉及部门多、重复提交资料多,企业和群众多头跑、重复跑等问题。
(三)涉企收费方面。重点整治收费不规范、不公开;指定中介、搞价格服务垄断;无法定事由向企业收费、罚款、摊派等问题。
(四)监管执法方面。重点整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不到位,涉企检查不备案,执法不规范、多头重复检查和无法定依据检查;滥用自由裁量权,不依标准尺度执法,执法随意性强,方法简单粗暴;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只罚不管、重罚轻管;未落实处罚先行告知机制,直接提出处罚决定;擅自对企业采取查封、冻结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五)诉求解决方面。重点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说话打官腔,机械执行条规,灵活性不够;漠视企业和群众诉求,对企业在要素保障、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合理诉求消极应付、置之不理、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只表态不落实、只过问不解决;不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不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等问题。
(六)市场公平方面。重点整治在市场准入、招投标、项目资金申报等方面设置不公平条款;贷款融资区别对待民营企业、设置隐形限制条款,人为增加企业贷款融资难度;干扰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对强揽工程等不法行为打击不坚决不彻底;以任何理由参与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问题。
(七)廉洁自律方面。重点整治不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接受企业和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礼品礼金和旅游娱乐健身等服务;办事要找关系,不给好处不办事;以各种理由变相插手或参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建设工程等问题。
四、执行标准
1.完善挂点帮扶机制。严格落实《三龙镇干部挂点企业人员名单》的同时,,建立挂点帮扶企业的网格化管理体制,实现各类企业帮扶全覆盖。
2.建立企业诉求“一站受理”机制。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把线上线下诉求通道整合到三龙镇纪委。线下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和大力宣传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0798-2721106)。三龙镇纪委建立工作台账,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督察督办,并定期形成简报报领导小组。
3.建立常态化调查研究机制。三龙镇纪委组织对企业、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一周一走访;聚焦阻碍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线索,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曝光和警示。
五、惠民利民举措
组织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发动我镇全体干部主动对接进企业宣传浮梁县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方针,强化对审批服务、惠企政策的精准宣传和解读,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同时,设立“帮办绿”代表导服帮办岗,即帮助企业免费发布招聘信息、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等事项,为企业代办事项。
以解决群众“需求端”为导向,倒逼政务服务“供给端”,不断提升效能,打造“便民化”政务服务,以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便民服务日当天,值班人员中午延时服务至12:15,下午延时服务至18:00,只要大厅还有办事群众未办完事,窗口工作人员就会主动延迟下班时间,直到办完,送走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才会下班,确保前来办事群众不白跑、不空跑。
六、新旧政策差异
无
七、后续工作考虑
八、专业词汇
九、解读人联系方式
解读人:叶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