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蛟潭镇 > 政府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5-16099 发布机构:  蛟潭镇人民政府
蛟潭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8-28 来源: 浮梁县蛟潭镇 访问量:

——2024315日在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徐荣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及全体代表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面打造“工业新镇、农旅强镇、幸福美镇”,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胡宅村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琅溪村、桥之梁农业生态园被列入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勤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荣获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3.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66亿元,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9万元,增长2.3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20元,增长11.11%,完成财政总收入1549.58万元,同比增长29.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7.39万元,同比增长59.77%。

一年来,我们坚持引育并举,创新发展,发展动能不断提升。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工业优先引育并举,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围绕县下达的经济指标任务,全力做好亿元项目入统“五上”企业升规入统工作,完成2家商贸企业申报入库,4家商贸企业纳入培育库,“个转企”2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外出招商10余次,并派遣一名公务员驻点深圳进行招商,加强同镇域乡贤、校友联络沟通,争取回乡投资创业。盘活资源引进了胡宅施家碎石加工厂,持续服务亿可鞋业加工生产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服务好抽水蓄能项目。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贯彻落实“企业安静日”、“承诺欠账清零”等要求,积极上户对接服务市场主体,完成电子印章续期、签领《浮梁县门前三包协议》等。完成“惠企通”注册194户,电子印章申领726户,“梁申办”注册194户,签收《浮梁县门前三包协议》200户,解决企业各类诉求58件,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一年来,我们坚持固本兴新,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全镇建设实施“四好农村路”6条,总里程31.4公里,现已全部完工通车。完成了双桥至浯溪、浯溪至后村、青年点至上梅坑等3条乡村公路改造提升,总里程6公里。通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1个,拨付项目资金833.8万元,有力地完善了交通、水利、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434万元,修建堤坝、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全力完善移民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扶持项目建设,投资80万元对我镇外蒋村713、蛟潭村兰田、梅源村汪村等5座山塘进行了全面维修,新建礼芳村水堰一座、修建水渠690米。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再蓄动力。

粮食安全切实保障。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全力强化耕地抛荒治理和“非粮化”整治完成26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强化种子、化肥、农药经营管理,全力做好农机具服务,为开展各类农技服务培训10余场完成油菜冬种9120亩绿肥种植500亩种植早稻2402亩、中稻26793亩、晚稻2402实现粮油生产稳步增长。

现代农业提升扩面。坚持把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结合我镇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产业2023年9月,陆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盒马(中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订单式”合作协议,我镇勤坑村成为全省第二个、全市首个“盒马村”,开启了农业有机绿色种植新篇章。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收,2023年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石鼓村超100万元,建胜村、勤坑村超50万元。

文旅产业活力增强。成功引进素云安意民宿项目签约落户胡宅村,现已完成一期建设共投资900余万元创建精优品民宿3家。积极完成民宿、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各类申报工作,全年累计申报民宿5家,申报景德镇市非遗文化传承人3名。以红色文化为核心,致力打造乡村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区,琅溪村、桥之梁农业生态园被评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

一年来,我们坚持宜居宜业,绿色发展,生态底色不断擦亮。

人居环境持续完善。利用重要节点和节假日,开展了系列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对建胜村黄岭、胡宅村琅溪、勤坑村包家坞进行整治提升。完成了15个新农村建设点环境整治提升,打造美丽庭院4个。开展“党建+传统村落保护”,对镇内3个传统村落环境进一步整治提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深入开展“旱厕清零”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旱厕579座,新(改)建卫生厕292座,新(改)建公厕25座。

农民建房有序规范。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试点工作,顺利完成琅溪组、周家组、洪村组35试点建设任务,成功打造胡宅琅溪宅改亮点村严格“五到场一公示”制度,确立每月审核制度,加大对农村建房的动态监管力度全年审批通过46户农民建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限高限大”等相关规定,全年开展打击乱搭乱建、违规违法建设专项行动21次。从严从实推进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对全镇农民自建房全面排查整治,拆除闲置危旧空心房230栋,退出宅基地面积31亩,对56户危房进行改造提升。完成了浯溪村、芳村村、胡宅村、蛟潭村等多规合一村庄空间规划。

“两山”理念持续巩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管理,开展巡河1095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配合实施了昌江支流(蛟潭河段)整治工程,有效提升了防洪能力。持续推行“林长制”,完成春季造林845亩、油茶新造794亩,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完成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2770亩。完成礼芳村省级乡村森林公园、省级小微湿地试点建设和建胜村森林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社会事业有序推进。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通过全面排查和三线预警,1户4人疑似监测对象及时纳入为边缘易致贫户;落实4户脱贫户及普通农户防贫保险;持续做好产业直补工作,为421户帮扶对象发放产业直补金额48万元;发放脱贫户、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小额信贷130余笔,发放贷款金额600余万元,顺利通过国家、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资金绩效考核。

社会保障提质扩面。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应急救灾等各类救助救灾政策,全年发放各类民生资金900余万元。完成农保参保人数6703余人,电子社保卡签发达80%,全面完成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参保率达97%以上。落实公益性岗位121人,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增收;认真做好退伍军人优抚、双拥、抚恤等工作。

民生事业持续推进。实施了蛟潭一中、二中、福港学校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开通浮梁至胡宅、浮梁至浯溪口库区、206国道沿线公交车,为老年群众办理免费公交乘坐卡1100余张,有力的改善了群众出行。加大“门诊慢性病”“两病”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总计办理慢性病症救助91人次。完成蛟潭区域中心敬老院的试点建设工作,院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完成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核查单位、个体户相关工作。完成了民兵整组工作,向部队输送10名青年参军入伍。

一年来,我们坚持守牢底线,安全发展,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安全防范有力度。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矿山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60余次。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扎实推进“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对全镇150余家“九小”场所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问题90余条。深入推进防溺水工作,对全镇28处重点水域开展巡查160余次,确保全镇无溺水事故发生。

矛盾化解有温度。坚持领导干部接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合理合法解决群众诉求,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领导接访33次,办理信访39件。创新矛盾调解机制发挥群众自治效力,建立平安建设三级网格217个,调处矛盾纠纷290件,其中意外死亡事故5起,均全部化解12345为民服务热线平台交办件114起,均已完成答复,其中满意率为97%。全镇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

同时,工会、团委、妇联、统战、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残联、老龄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为全镇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扎实有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意识,“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进一步减少。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贯彻落实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坚持依法履职,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了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以及专项审计。完成文明实践所、宣传栏等政府大院环境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办公条件,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镇人大的工作监督,有效办理答复代表建议案30余件,答复率、满意率达100%。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之惟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镇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蛟潭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蛟潭镇发展中还存在的不足:经济总量依然不大,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资源盘活及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地域面积广、体量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保障存有短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自我造血能力不强;镇村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抓工作落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逐一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坚持“四区”建设,全面打造“工业新镇、农旅强镇、幸福美镇”,奋力在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伟大征程中做出蛟潭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投增长3.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强服务、增实效,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突出创新引领、引育并举、项目攻坚和服务护航,进一步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提质增效抓项目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五年双倍增计划扎实做好项目的谋划、申报、引进、培育等工作,力争完成县下达的亿元以上项目2个,4家“五上”企业入库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盘活资源筑巢引凤,对镇域内可用的存量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启动相关规划编制,为下步项目落户打下基础。切实做好在建项目服务推动工作,积极服务好抽水蓄能项目申报工作。推进做好亿可鞋业项目的保障服务,力争该厂在6月份建成投产。全力推动蛟潭卫生院整体搬迁专项债项目建设实施2024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全力以赴抓招商。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注重多业并举、条块结合、量质双抓,利用好蛟潭“乡贤”和蛟潭中学校友资源,围绕农特加工、精品民宿、特色种养、服装加工、机械加工等,“走出去,请进来”,力争引进1-2家优质企业落户园区或投资蛟潭推动全镇工业发展上新台阶。

优质服务抓营商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发挥商会服务平台作用,围绕企业日常需求,做好帮扶干部定期走访和市场主体诉求收集及时解决或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办证、供电、用地、税收等难题,实现“应办尽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惠企政策助推企业实现快投产、增效益、形规模

(二)聚焦兴特色、增活力,推动农旅产业新提升

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特加工、文旅等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提升,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做实粮食生产。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和“非粮化”整治,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光明村、胡宅村、礼芳村、浯溪村1224.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切实抓好水稻保险、病虫防治、农机(具)补贴等服务工作,完成好2400亩早稻播种。

做精农特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将有机蔬菜塑造成为蛟潭对外的靓丽名片,以勤坑“盒马村”授牌为契机,推动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扩面,打造有机“土特产”品牌。推动胡宅、石鼓、芳村古茶园改造提升,促进茶叶深加工,形成茶业发展产业链,积极打造蛟潭茶叶品牌。全力以赴做好油茶林新造和抚育提升工作,利用好存量可用林地发展高产油茶1000余亩,做好官中60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

做优文旅产业。结合蛟潭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支持民宿、农家乐等文旅产业发展完成2家精品优质民宿评级工作,完成综合文化站评级线上申报工作。对接扶持安意精品民宿项目的各项建设,力争在“五一”期间正式营业。挖掘早马湾绿色康养潜力,争取实施琅溪-包家坞红军小道改造提升,积极探索胡宅村文旅产业综合运营授权委托新模式,丰富旅游元素提升人气。全力保障服务好礼芳村的柴窑文化申遗工作。

(三)聚焦优环境、守底色,绘就秀美乡村新画卷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谋划、申报、实施2024年新农村建设点、“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20规范化卫生厕建设,改造5个以上农村旱厕公厕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打造3个宅改工作亮点村管控好农民建房,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宅改试点提质增效,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宅基地制度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做好三个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以及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设置6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及时托运转运,提升全镇卫生清洁水平。有序推进实施村污水处理项目改造提升,逐步推进“厕所革命”与乡村污水处理有效衔接。

持续巩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河长制”,加强河道巡护管理,做好全镇水域“四清四无”,做好昌江(蛟潭河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实施好胡宅琅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村建设,认真抓好防汛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守护清水绿岸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行“林长制”,加强公益林和天然林的管护,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林地管理,坚决整治林业违规违法用地,积极争创林业品牌

(四)聚焦保民生、兴事业,讲好幸福新故事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强化脱贫人口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等各项保障措施。持续做好医保、民政、就业、养老等常规性民生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认真做好文化、工会、妇联、老龄、残联、宗教、志愿服务等工作。

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结合群众急难愁盼、反应强烈的问题,认真梳理了10件民生实事:完成蛟潭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实施蛟潭社区新村组居民安置点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争取实施“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④新(改)建蛟潭老街等公厕4座,改善群众卫生如厕难题;⑤对集镇、光明村、梅源村等路灯进行改造,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及安全;⑥实施包家坞残疾人就业基地试点建设,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增加收入;⑦开工实施建胜村金家-洛溪公路养护工程,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及运输;⑧实施蛟潭镇花桥组80余户自来水集中供水改造;⑨实施洪村村、芳村村、建胜村等村机耕道建设;⑩完成外蒋村内岭贝、蛟潭村铁炉里等9个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将不折不扣坚决完成好上述的10件民生实事,真正以民生的改善换来群众的满意!

(五)聚焦强治理、促和谐,谱写安全发展新篇章。

筑牢安全稳定防线。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抓好工贸企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摸排“九小”场所,对镇域10余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进行“回头看”,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确保全镇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深入学习践行“浦江经验”。推进信访法治化,严格落实信访“一对一”包案负责制,全力做好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宗教场所巡查管理。继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民警+一村一辅警”的作用,营造良好辖区社会治安环境。积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

各位代表!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履职效能。深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做到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民主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持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践行勤政务实。全面完成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做好巡察反馈整改“后半篇文章”,做好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更大力度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百姓过“好日子”。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各位代表,高举旗帜启新程,奋楫扬帆谱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谱写新时代蛟潭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