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公桥镇 > 工作动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5-18651
阵地牢・乡音亮・特色扬--经公桥镇文化惠民谱新篇
发布时间: 2025-09-30 来源: 浮梁县经公桥镇 访问量:

    篝火映夜,欢歌笑语;鼓声震水,龙舟竞渡;戏台搭到村口,书香飘进农家…… 在经公桥镇,一场场浸润人心的文化活动正蓬勃开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农民艺术团,经公桥镇常年活跃着篝火晚会、村晚、非遗舞龙、划龙舟、农家书屋阅读等特色活动,不仅让群众的文化生活“富”起来,更让精神文明建设“活”起来。

阵地筑基,让文化活动 “有处可去"

“以前想看书得跑镇里,现在村头的农家书屋啥书都有,农闲时来这儿充充电,而且镇里“理响小桥”宣讲队还会常常来给我们讲讲惠民政策、唠唠农技知识!” 提及村里的变化,港口村村民计大叔指着焕然一新的农家书屋笑着说。

近年来,经公桥镇打造了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4个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巧妙融合活动室、便民站、宣讲角等多元功能,各功能区相互联动、各展其长,真正成为群众能参与、爱参与、常参与的文化活动 “主阵地”;14个农家书屋均配备图书管理员并建立借阅台账,涵盖农技指导、儿童读物、红色经典等书籍,定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这些遍布全镇的文化阵地,就像一个个温暖的文化港湾,让村民们在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团队扎根,让本土乡音 “传唱更响"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专业演出,现在咱镇上的农民艺术团一点不输给专业院团!”经公桥村村民王大姐说。2020年9月,经公桥镇农民艺术团正式成立,艺术团名下有8支队伍,分别是广场舞队、腰鼓队、军鼓队、大鼓队、连厢队、走秀队、合唱队和朗诵队,并有14支村级(含社区、教育)文艺队伍。这支由田间地头“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队伍,常年扎根乡村,把农耕生活、乡村变化、移风易俗等编进歌舞、戏曲里,2023年荣获江西省“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 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称号。

如今,经公桥镇农民艺术团年均参加市、县、镇各类文艺汇演30余场,把“专业范儿”的文化盛宴送到村民家门口,让乡土文化在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特色领航,让文化乐园 “好戏连台"

在经公桥的文化乐园里,四季都有看头,月月都有精彩。新年伊始,港北村村晚成了最暖的期盼,村民们自编自导的小品、歌舞、乐器演奏登上舞台,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台下掌声、欢呼声不断,暖意驱散了寒冬的冷意;端午时节,港口村河上由村民和志愿者组成的龙舟队鼓声雷动,龙舟竞渡的呐喊声响彻两岸,水花溅起的不仅是速度与激情,更有各村凝心聚力的精气神;暑期来临,农家书屋变身安全守护站,“农家书屋阅读 + 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热闹开展。孩子们在阅读课外书后,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防溺水知识,通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等形式,将安全意识深植心间,让暑期充满安全与书香;金秋十月,全国文明村镇源港村的篝火节如约而至。夜幕降临,熊熊篝火在广场中央燃起,村民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非遗表演、民俗展示轮番上演,火光映红了一张张笑脸,也点燃了乡村的烟火气;新春之际,港口村的舞龙表演拉开新年序幕。金龙翻腾,锣鼓喧天,舞龙队伍走街串巷,为村民们送上新春祝福,浓浓的年味在龙舞中传递,也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这些特色活动轮番登场,让经公桥的文化乐园四季“好戏连台”,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





从正月的村晚欢歌到仲夏的龙舟竞渡,从夏夜的书香守护到金秋的篝火狂欢,经公桥镇的文化乐章一年到头奏响不停。这些扎根乡土的文化活动,以阵地为基、以团队为桥、以特色为帆,不仅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文明乡风。

如今,走在经公桥镇的村道上,随处可见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农家书屋里专注阅读的恬静,是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的畅快,是活动现场邻里互助的温暖。文化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深深扎根,结出了精神富足、乡风文明的硕果。

下一步,经公桥镇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让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走进群众生活,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上持续绽放,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文化滋养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图文:陈雅萍

编辑:陈雅萍

初审:肖  园

审核:秦晓琳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