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乡[jiāngcūn xiāng]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北部,东经117°21′47′′,北纬29°46′25′′,位于昌江流域上游,东连安徽省祁门渚口乡,南接峙滩乡,西靠勒功乡和经公桥镇,北邻安徽省祁门闪里镇。乡域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20公里,地域面积138.9平方千米,辖柏林、溠口、沽演、中洲、江村、诰峰、严台七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2785户,人口10495人。拥有山林面积16.7万亩(其中:公益林5.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耕地面积1.23万亩,茶园1.6万亩,油茶1.6万亩。辖地属黄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无霜期247天,绿色无公害特产主要有茶、粮、茶油、香菇、木耳等产品,林、粮、茶是本乡的“三大支柱”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区、乡建制未变;1961年成立江村公社;1966年更名飞跃公社;1968年复称江村公社;1984年改乡。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儒林、槎口、江村等地设立河西县第三、四区苏维埃政府,红军区院,并在儒林驻扎中共河西县委、为革命捐躯10多人。历史文人有:方其道从儒习医,精其技之美句盛名,清代儒林朱兆怡,百岁建坊,时至2008年“白岁坊”犹存完整。属黄山余脉丘陵山区,山峦叠峰,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日照充分,四季分明,平均年降雨量1625毫米,平均气温17.4℃,无霜期240天左右。境内交通方便,储严公路南北贯通全境,南接 206 国道,距景德镇、浮梁县城70余公里,北至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高速入口9公里,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安徽省黟县古村落宏村、西递村才 80公里,离黄山 240公里。
江村乡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代茶叶就有茶产品问世,成果也很辉煌,严台天祥号所产工夫红茶,公元 1915年喜获巴马拿太平洋万国和平博览会金牌。1953年毛泽东送斯大林七十寿辰国礼茶被苏联国家产品质量认定委员会审定为“祁红珍品”。1984年全国茶叶评比,江村乡茶厂精制的二、三级工夫红茶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天祥茶号”也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并荣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
江村乡旅游资源丰富,江村乡严台村2008年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列为“省级生态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被列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5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严台大新油坊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新油坊和严台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诰峰村、江村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沽演村古潭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诰峰村获评省级红色名村、省级森林乡村。2023年江村乡入选“江西省省级古镇”、严台村入选“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塔里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等。拥有集中连片的古茶树群等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有文化站1个,文化广场1个,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村级农家书屋7个;藏书、报刊等1万册。
今后江村乡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立足于旅游和生态农业两大产业。
旅游产品方面:“做好茶文章,讲好丝绸之路的故事”,紧紧围绕打造精品民宿,将江村建设成“民宿之乡”。不断完善诰峰、严台旅游配套功能,深入挖掘“江式训”革命烈士事迹、传统村落中红色文化故事,将红色文化与研学旅行、乡村旅游相融合,创新红色旅游模式,同时依托以沽演为主的油菜花海、“天祥号”茶博物馆、中洲农文旅融合基地等,整合老江村中学、江村茶厂、古潭古村等资源打造可供千人采风写生的研学基地。坚持以“塔里精品民宿”为窗口,以市场为导向,助力“塔里茶宿集”、“浮游角落民宿”、“学堂民宿”运营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介河东民宿项目、中洲村李家坝民宿项目、诰峰村港东民宿项目,努力打造好以民宿产业为引擎的乡村振兴这个“响亮”品牌。以浮梁县江村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和载体,全力打响江村乡“中国传统古村落”、“江西省省级古镇”、“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知名度,并充分挖掘江村古村文化,持续推出“遇见江村”系列文化宣传片,唱响江村茶叶金字招牌,力争在2024年吸引3万人次游客前来江村休闲旅游。
生态农业方面:着力塑造“六里江村生态农业”品牌,着力培育诰峰现代农业产业园、诚德轩农业开发公司、天祥茶号、浮梁贡、诰峰黄金茶等一批“三产融合”的龙头企业。实行肥药双控、产品溯源的生产检疫体系。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构造江村特色产业,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将江村打造成城里人羡慕,外地人来了不想走的乡土田园,打造心灵的乌托邦。持续加大耕地抛荒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5万亩,粮食产量实现有效提高。大力培育林下经济,积极推广黄精、粉防己、香菇、木耳等特色种植。依托优势特色茶产业,不断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扩大绿色有机茶叶种植规模。高标准开展乡村规划设计,立足乡域自然景观,打造S502沿线景观带,着力实施美丽公路打造。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农村建设暨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全面推进江村村厕所革命示范点建设,重点打好严台、诰峰、古潭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保卫战。全力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积极争取2025年度沽演村古潭省级小微湿地及中洲村村庄美化绿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