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鹅湖镇 > 财政信息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60025/2022-73061
鹅湖镇2022年度财政预算
发布时间: 2022-12-19 来源: 浮梁县鹅湖镇 访问量: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266万元,同比下降2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2万元,同比下降38.43%。

财政总支出61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2万元,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0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9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845万元,农林水支出257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89万元,其他支出16万元;基金支出565万元。

2021年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体制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上年结余等,总收入合计为612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结转下年使用支出等,总支出合计为612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21年的主要工作

(一)财政运行稳中求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根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明确镇财政收入目标,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26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2万元。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从严UK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严格内网电脑专用U盘,确保财政资金“不出事、零风险”。

(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支出向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全年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保与就业、农林水、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37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2021年中央省市县衔接资金共计473.9万元,其中:2021年第二批中央衔接资金 303.9万元,2021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152万元2021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万元,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2021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的各项补助资金共计325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

一年来,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共计2485万元,其中:优抚105万元,社会救助341万元,农村低保443万元,五保50万元,高考入学资助金5万元,寄宿生补助22万元、高中生助学金25万元,计生奖励22万元,水库移民补贴160万元,公益林补助62万元,农机补贴129万元,耕地保护补贴564万元,孤儿补助7万元,老村干补助3万元,危房改造、产业加金融、雨露计划、保利分红等其他惠农资金547万元。

(四)深化预算改革,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启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财政预算管理现代化水平,财政办积极响应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稳步跟进上线进程,于9月23日成功上线。二是开展零基预算工作,为打破部门支出固化僵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开展零基预算工作,严把财政支出关口,以收定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意识,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绩效工作有序开展。

三、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我镇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党代会要求。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随政走,政令财行”行动方针,坚持未雨绸缪、规划先行,始终确保财政工作保持正确的航向和目标。确保“十四五”和2022年工作迈好第一步。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我们编制了2022财政预算草案。

2022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77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5.5%。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减去体制上解支出等,测算镇财力2100万元,本次安排镇财政支出预算为21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全力以赴保收入,做大做强财政蛋糕

面对宏观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按照省市县收入预期目标,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扩大财源。

(二)优化支出结构,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优化支出结构,“把钱用在刀刃上”。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三)完善以财政制度为导向,着力深化财政改革

严格按照省与县级体制改革方案做好镇收入预算,充分考虑体制调整带来的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调整支出结构,确保全年预算收支平衡。在充分保障各部门日常运转的基础上,将绩效管理工作前置,与预算编制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将存量资金清理工作常态化。

(四)加快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构建制度规范透明、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以实施零基预算管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